计自己若是能成功制造符合口径的米尼弹,这把改进版“霍尔式后装枪”的有效射程恐怕还会更进一步。
\n
……
\n
当然,霍尔式后装枪毕竟是19世纪的枪械,它的设计在当时确实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少缺点。
\n
其中最突出的一项便是枪机与枪管之间的缝隙会导致过多的火药燃气泄出,甚至会有火药漏入枪机机构内的安全隐患。
\n
除此之外,霍尔式后装枪的瞄具也比较反人类,是位于机匣左边的,所以在远距离射击时,很有可能产生“弹道偏左”的问题。
\n
……
\n
既然要改进霍尔式后装枪,陈舟便准备一次性解决这两个缺陷。
\n
其实这倒也不难,因为无论是火药燃气泄出还是瞄具在机匣左边,都是可拆卸式枪机造的孽。
\n
在19世纪,被迫短兵相接,陷入近距离搏杀时,能卸下来当手枪使用的枪机或许是一种优点。
\n
但放在可以做到超远距离打击的18世纪,这个优势就没必要存在了,假如真被敌人逼近到身边,拆卸枪机还不如一把砍刀管用。
\n
更何况可拆卸枪机还带来了更多缺陷,再坚持这种设计实在得不偿失。
\n
……
\n
将可拆卸式枪机改成一体式,就能把瞄具安装在枪管正前方。
\n
而后膛漏气的问题更好解决。
\n
由于硫化橡胶到1850年才出现,所以霍尔式后装枪大批量生产列装时,还没人想到用橡胶密封圈解决漏气的问题。
\n
那时人们往往采用一种价格更高昂的解决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