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那就只能通过观察猜测锁芯内部结构,慢慢尝试了……”
\n
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破坏这种超出人类认知的材料,陈舟喃喃自语。
\n
他将方锁举起,眯起眼睛望向钥匙孔内部。
\n
蓝色材料散发着淡淡微光,隐约能看到钥匙孔内凹凸不平的弹珠和弹片,但是非常模糊,想借此制造出一把合适的钥匙,恐怕相当有难度。
\n
“假如用较软的金银或是铅制造一个钥匙坯子,插进锁孔,强行拧动,在钥匙坯子上施加压力,从而留下印痕,能不能更方便地判断齿形呢?”
\n
新谜题比枯燥的拼图有趣得多,再加上陈舟渴望获得更丰富的奖励。
\n
人还站在沙地间,他的大脑便已经活跃了起来。
\n
……
\n
让星期六和星期日认真整理垒砌木石墙,陈舟马不停蹄地返回了窑洞,放下其它工作,专心致志地开始研究拧开这把锁的方法。
\n
……
\n
陈舟不知道,他的这种开锁思路在锁匠中是一项专业的高级别技术,名为“暗配钥匙”,也叫“印痕法配钥匙”。
\n
这种技术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n
配钥匙的锁匠必须对锁具非常了解,且需要手部感知能力细腻。
\n
当钥匙坯插入钥匙孔中,向弹珠方向施加压力时,弹珠受到触动,便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作为锁匠,能感知到这种变化,才能更快地配出钥匙。
\n
而且钥匙坯本身较为轻薄,转动的过程中不能过分用力,否则就会使钥匙坯产生较大的形变,甚至断在钥匙孔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