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如美利坚,也有迷信镭水,使这种辐射物风靡全国,荼毒无数百姓,甚至连身价百万的富豪也中招的案例。
\n
这些聪明人都无法避免上当,更不要说蒙昧的17世纪了。
\n
在这个时代,知识水平不足的水手将某种易溶于水的重金属——比如铅块,放置在水中寻求一种偏甜的口味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n
要是不明不白地饮用了这种铅单质超标的水,陈舟的智商恐怕很快就会下降到和狗子差不多的水平线上。
\n
为了小命着想,陈舟脱掉了一半上衣,赤裸着胳膊将手臂伸进水桶,抠住小方块的边缘将它捞了出来。
\n
可能是因为水面扭曲了光线,拿到手上陈舟才发现这个金属块并没有从上面俯视起来那么厚重。
\n
方块朝上的一面布有绿苔,底部呈现淡黑褐色,掂量掂量,不算太沉重。
\n
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工厂,陈舟都常与不同成分的金属制品打交道,相较普通人,他自认为更了解不同材料的分量。
\n
因此只是一上手,根据手感判断,他就觉得这块金属不可能是铅。
\n
铅在所有金属中的密度数一数二,即使只有一小块也非常坠手,对于自己的直觉,陈舟认为还是值得信任的。
\n
再度感受了一下金属块的重量,陈舟估计它的密度应该在铁和铜之上,在铅和金之下,再加上其氧化后独特的色泽,它的成分也就呼之欲出了——这是一块白银。
\n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陈舟用火镰刮了刮金属块的表面,果然留下了几道浅浅的划痕。
\n
铅的莫氏硬度是1.5左右,而银的硬度在2.5以上,铁的硬度最低也有4。
\n
假如金属块是用铅铸造的,划痕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