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好,好一个忠贞之士。”
听到华佗的言语,王潜不由连连叫好,脸上的神情异常开心。
于王潜而言,这无异于瞌睡的时候送来了枕头,真真是上天眷顾了。
华佗的出现,不仅解决了王潜的眼下之忧,还让王潜想到了大汉未来之患。
在他看来,大汉将来想要扩张,有三条限制是无法摆脱的,一是粮食、二是交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人口。
没有足够的人口为支撑,想要扩张几乎是不可能。
然而想要增加人口,除去粮食之外,最为紧要的问题,莫过于各种疾病的困扰。
在这个时代,即便富贵人家,其幼儿的夭折率,也高达十之五六,普通人家就更不用说了。
随便一场疫病下来,便有可能造成数万、乃至数十万人口的死亡。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之所以那么低,除生活条件之外,很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各种疾病的困扰。
倒也不是说古代的中医水平不行,而是因为时代思想的限制,使得能够深耕中医领域的人才实在是少之又少。
放眼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名将、名臣、名士、明君等,可谓是数不胜数,可有名的医生,却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你医术水平再高,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作用于普罗大众,那与没有又有何区别?
就如同后世的医学界,之所以那么多人崇西贬中,并非是中医不行,而是行的人实在太少,大多数人根本就享受不到中医带来的好处,心中自然难免对其无感。
当然,这也与中医过于博大精深有关,一般人还真的难以有所建树,倒也怪不得普罗大众。
收回脑中的思绪,王潜随即拿起手中的小刀,然后递给华佗,和声道:“先生此来,可谓是雪中送炭,营中有几位重伤的士兵,急需先生妙手,还请先生随我一同前去。”
华佗接过小刀,满脸诧异的问道:“王师莫非知晓在下的医治之法?”
“呃……”
王潜一怔,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只顾着高兴了,却是忽略了这些。
毕竟在这个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年代,华佗的“外科手术”之法,却是有些惊世骇俗,不为常人所容。
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除感叹关羽的意志力之外,想来更多的还是因为关羽不顾世俗眼光接受于他的缘故。
而华佗方才摸向布包的举动,应该也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