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思远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追问道:“你先说说你的想法,我看看你对这个方向的理解深度和潜力。”
云清闻言,微微向前倾身,动作优雅地拿起一支笔,在纸上迅速勾勒出几个简单却明了的示意图,边画边条理清晰地阐述:“您看,当下系外行星探测主要依赖天文望远镜和探测器收集数据,然而这些数据量堪称海量,人工分析不仅效率极为低下,还极易出现差错。要是能够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宇宙环境的人工智能技术,它便能凭借强大的运算能力快速处理这些海量数据,精准无误地识别系外行星的各类特征,极大程度地提高探测效率和准确性。”
接着,云清翻了一页纸,思路愈发清晰,语速稍快却不失沉稳:“在星际航行路径规划方面,宇宙环境复杂得超乎想象,存在着各种强大的引力场、危险的辐射带以及难以计数的太空垃圾。人工智能可以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对宇宙环境进行实时、全方位的监测和深度分析,再结合复杂精妙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从而为星际飞船规划出最为安全、能源利用率最高的航行路线,保障星际航行的顺利进行。”
说到太空站的自主管理,云清眼中光芒大盛,整个人都焕发出别样的神采:“太空站内设备繁多,任务琐碎繁杂。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实现对站内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节,甚至还能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维修任务。如此一来,不仅能大大减轻宇航员的工作负担,还能显着提高太空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长期的太空探索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云清满怀期待地看向顾思远,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顾教授,我内心深处真的非常渴望能够在这个方向深入研究,我渴望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您觉得这个方向可行吗?”
顾教授眼中满是惊喜与赞赏,微微颔首,笑着说道:“云清,不得不说,你的见解十分独到且极具前瞻性!宇宙探索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的确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科研蓝海。从理论上来说,你提及的这些应用方向完全可行,并且一旦取得突破,对人类宇宙探索进程的推动将是难以估量的。不过,这个领域的研究难度极大,不仅需要深厚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还涉及到天文学、物理学、航天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甚至还会面临太空极端环境下技术实现的难题。但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钻研精神,定能在这片领域有所建树。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我全力支持你开展这个方向的研究!”
表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