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更要深思熟虑,切不可草率行事。”贾诩的话语条理清晰,不偏不倚,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郭嘉紧接着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贾大人所言极是。这等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绝非一时半刻能够决定。臣建议还是择日再议,以便陛下和诸位大人能有更充分的时间权衡利弊。”罗彦本就对此事犹豫不决,听到郭嘉的建议,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顺势下令退朝。
数日之后,罗彦召开军机内阁会议,内阁殿内。罗彦端坐在主位,神情略显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对此次决策的重视。贾诩神态依旧从容,微微眯着眼睛,似在思索着什么;郭嘉面带微笑,目光深邃,时不时转动着手中的折扇;赵云一身铠甲,身姿挺拔地站在一旁,眼神坚定而锐利;甄尧则毕恭毕敬地站在一侧,神情略显紧张。
罗彦环视众人,缓缓开口道:“今日召诸位前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真知灼见。先取曹魏还是荆汉,大家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贾诩率先打破沉默,他上前一步,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去年曹魏为抵御吾军进攻,强行征调兖州和青州的青壮入伍。虽说短期内扩充了军队,增强了战力,但长此以往,土地缺乏劳动力耕种,内部必然会出现粮食短缺、民怨沸腾等问题。用不了多久,曹魏内部就会矛盾重重,被拖垮也是迟早的事。到那时,吾军再进攻,必定事半功倍!”贾诩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赵云也向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如今曹魏深知吾军对其虎视眈眈,必然会上下一心,全力防御。去年吾军三路大军攻打,都无功而返,便是最好的证明。此时攻打曹魏,难度实在太大。末将也建议,暂缓对曹魏的进攻。”赵云的话语朴实却有力,他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让他对曹魏的防御有了深刻的认识。
罗彦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思索,问道:“这么说,几位的意思是停止攻打曹魏,集中力量先灭荆汉?”
甄尧急忙出列,神情激动地说道:“陛下英明!荆汉本就是魏、吴和汉三国之中最弱的,去年一战,其水军几乎全军覆没。如今国内仅剩数万人马,吾军只需一战,便可将其拿下!此乃天赐良机,陛下万不可错过!”甄尧的话语中充满了兴奋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荆汉被大新收入囊中的场景。
郭嘉却没有那么乐观,他皱着眉头,谨慎地说道:“陛下,荆汉虽经大败,实力大减,但诸葛亮足智多谋,绝非易与之辈。而且一旦吾军对荆汉动兵,曹魏和东吴必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