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七。
崔秀兰想着,一家人就剩这么几个还在家乡,还是整整齐齐的好。
她想自己重孙啦!
“我不走远,就去看看荣哥儿。见了人就回来,绝对不走远!”
“再说了,还有神仙保佑我呢,出不了事!你就放心吧!”
昨天村长让大家将附近田里剩下的粮食再收罗收罗,说是朝廷给边关将士们征粮。
恰好他们村秋收产粮的面积颇多,村里人少,收不完、用不完,剩了许多。
李继文前两日给他传信,说争取到了机会,朝廷会派人来收粮。
李保国一合计,就打算多缴些粮。
既为国尽忠,又为民尽力,也能算是一笔政绩。
明日收粮的人便到,时间紧迫。
凤仙和小铃铛这两日忙着收罗粮食,誊不开时间陪老太太出远门。
老太太犯起轴来,非要明日出门。
“今儿个儿初七,明儿一早出发,我走快点儿,下午便能到。”
“可你一人出远门,忒叫人不放心!”
“哎呀,老神仙在呢,没事,初九一早我就往回赶,不在那儿多留。更何况咱们今年粮食足够,我要是能将荣哥儿娘俩带回来,也算是一家人整整齐齐过了个重阳节啊!”
“可是娘,你一人出去,那么长的路,若是突然哪里不舒坦,周围连个传信的人都找不到,我如何放得下心?”
“哎呀,我也不是没走过那条路,知道往哪儿走能遇见人。且不说我还认得路,就说他们娘俩离开一年多,我是真想他们呀!凤仙你难道不想荣哥儿?”
凤仙顿时语塞。
荣哥儿是她亲孙,怎么能不想?
崔秀兰再三保证,又拿出林小暖的小像往她面前一托:“放心,神仙的雕像我一直带着呢,神仙会保佑我的!”
想到家里这段时间发生的奇事,凤仙这才勉强点头。
实在是老太太牛脾气上来,倔的不行。
她也是真的想见孩子。
出发前一天傍晚,崔秀兰乐滋滋地收拾包裹。
林小暖的小像,自己做的虎头鞋,虎头帽,火折子,一把镰刀。
装好这些东西,将包裹放在床脚,老太太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凤仙烙了饼,煮了米汤。
崔秀兰又往包裹里放了两个巴掌大的饼。
凤仙递给她一个模样周正的葫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