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道:“罢了,我知道你们这把老骨头确实折腾不动了,这村子还有水,省着点用你们还是能活到开春的,若是开春下了雨,那一切都会好的。”
于是当晚就有三户人家决定留下来,这三户家里都是只有一个青壮年,剩余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当真是走不动了。
宋春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不太惊讶,因为在他看来,人跟人的选择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换做是他,在垂垂老矣的年纪还要跋山涉水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选择留下来可能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们实在走不动了,跟着大部队也不一定能顺利到达南方,说不定就像今天那个老人一样,死在了半路。
宋春临知道自己年纪小做不了什么,他只是默默的走到田埂旁,催生了一堆红薯的小苗,红薯不怎么挑地,即使缺水少肥也能够生长,而且叶子跟块茎都可以食用。
催生完红薯后,他又走到另一边,在一小片山坡上催生了一些土豆秧苗,跟红薯一样,土豆的耐旱能力也很强,即使没有水也可以有一些收获。
种完这些后宋春临感觉可以了,虽然缺水,但后世改良过的品种比原始品种更优秀,相信很快这些作物就能长大了,虽然不知道会不会被他们发现并挖出来吃,但有总比没有好,也许某一天他们饿极了,挖树根的时候发现了呢,这不就能有口吃的了吗!
因为有村民留下,所以第二天大家又多留了一天,帮那三户人家安置好,他们没选村里的青砖大瓦房,反而选了三间连在一起的砖房,那房子还算结实,原主人走的时候几乎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所以房间里反而比较干净。
一些带不走的大件洗洗还能用,有村里的青壮年们一起帮忙,这三户人家下午就搬进了新家。
第二天众人离开的时候,那三户人家就站在村头默默地望着他们。
宋春临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村子,心里也有些惆怅,古代交通不便,也许这一眼,就是这群人这辈子的最后一面了吧。
往后山高路远,前路漫漫,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安全抵达南方呢?
因为少了三户人家,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这种低落一直持续到他们中午休息的时候。
今天的宋春临没什么心情,跟哥哥宋春生随意挖了几棵野菜就准备回去了,只是他们没走多远,就被一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子堵了路。
宋春临情绪不高没怎么注意直接撞了上去,对方看着高高壮壮的,却被矮了两个头的宋春临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