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自阳川来京城,老弟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三千两的货说出手就出手了,合该我谢老弟才是!”
“应该的,应该的!钱明在商行时还多的刘老……哦,刘兄和于掌柜照顾,能帮上忙实属意外。”
钱明说着,渐渐适应了自己身份的改变,人也慢慢放松了下来。
三人相互寒暄着落座,气氛一时没了最初的尴尬。
“钱老爷日后可有什么打算?是继续留在阳川还是准备来京城发展?”于掌柜借机问道。
刘老爷看向钱明,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此次庄管事让他们见面的最大用意。虽然此前庄管事并没有明说,但是如他们这般的人,不需明说,只言语里透露几分,便能会意。
“这……我还并未想好,按说来京城肯定更好,但人生地不熟……”钱明也很苦恼,自大长公主提了此事,他虽动了来京城的想法,但自己身无长物,只依靠镇国公府的恩情,他总觉心里不踏实。
刘老爷见他犹豫,立马道:“要我说,钱老弟还有何可考虑的,这天大的机缘可不常有!有人一辈子都遇不上,钱老弟,机缘不用可就没了!山高路远,恩情可是会淡的,不若在近前受些实惠。”
刘老爷这话虽为钱明着想,却也有自己的私心。有了钱明和镇国公府之间的关系,那他以后也算是有了镇国公府的熟人,虽不需事事帮衬他,但只要关键时刻有用,那便够了。
“就是!东家说的在理,钱明你可不要犯糊涂!”于掌柜帮腔道,这时他也不再客气的喊钱明老爷了,颇有些推心置腹的道:“人常说:‘鸡头不如凤尾’,阳川镇虽也算不错,但跟京城比,那只能说是一个天,一个地!如今你有了与镇国公府的关系,若日后在阳川,也可混个老爷当当。但说到底不过一时,这时间长了,谁还记得你。”
见钱明被说的意动,又小声道:“再说,你家闺女如今还不满十岁吧。这小时候的交情,和自小的交情又不一样。你瞧那些皇子的伴读,哪个不是自小长期在一起的交情,那才是最稳当的……”
刘老爷适时道:“说钱老弟为生计考虑,更是不必忧虑。且不说你身后有镇国公府,就是兄台我也愿意帮衬。这两千两你且拿着,权当是此次销货的谢仪。”
钱明见刘老爷推过来的几张银票,立刻惊的站起,连连摆手道:“不必,不必,刘老爷太客气了!这这、这实在太多了……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