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年份到了冬天,就有的河段会被冰冻死死的封住河面。
所有的行船只能在半途就将货物卸下,导致商人们到了冬天,若是想要将货物运到东京汴梁城里,就必须沿途走陆运。造成的后果便是所有物资的成本一下子就会涨到原来的5到10倍的样子。
而周晨将这雪橇造出来,也算是探索一种新的运输方法。其实验性质比使用性质还是多一些的。
当然,这种实验不是为了验证雪橇可不可以使用,而是为了验证生么样的雪橇可以最大量的运输物资。毕竟她也只是在现代社会见到过图片而已,具体的参数,全凭主观臆断不能当真。
所以运输物品的载具规格大小,只是暂时定在两立方米一个货柜。后期根据使用的效果再作调整。
而载具的货运方式,周晨也有自己大致的想法。他打算雪橇的货柜与货柜之间,彼此用铁环前后相扣连接。
5个一组,由3到5匹马作为牵引动力行走在冰层之上。来回运输买卖所需物资。而是雪橇运输头炮打响的战役,就是汴京百姓寒冬取暖保卫战。
计划是当木炭商人抬高的木炭价格的时候,当炭价达到历史最高,开始影响百姓生活的时候,周晨便打算将他从外地调来一车车的煤炭撒到汴京城中,占领汴京燃料供给市场。
在保证汴京城的老百姓的基本利益和生存的权力同时,最快的驱逐木炭在取暖燃料市场的份额。
这件事他一个人做不了。唯一可以依仗的只有朝廷支持和远在杭州的商业巨头——张家。
朝廷大概会认为自己年轻,况且现在又在与北盟谈判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允许他分心出来做雪橇的事情。
况且他还没有真凭实据证明木炭商的阴谋。主动去碰触漕运的事情,想来应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如此没有真凭实据,又要朝廷出钱出力力挺。怎么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张家却又有不同。
第一他与张家曾有过一次合作。他发明的冰箱给张家带去了大量的利润。
而这次的雪橇的发明,有助于张家开拓新的运输行业,头炮就打入京城的商圈之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加之还解了京中百姓缺少燃料的燃眉之急,朝廷对这种如此急朝廷之所急,想朝廷之所想的义商一定会礼遇有加!
张贤毕竟是周晨的挚友。张家的繁盛对张贤以后的仕途也会大有裨益。思虑到这个因素,张家自然也会鼎力相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