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的山东备倭军,足足有二十万众啊。”
“怎么着,能率领二十万备倭军,却统领不了这小小的十余万援军?”
“朕可是不信的。”
听闻皇帝此言,徐安心中顿时机敏警觉起来。
从面见皇帝的第一句话开始,这个话题就始终在兵力上面徘徊。
这莫非有什么深意?
“莫非陛下也听到了这等谣传的消息?”
“臣不敢欺瞒陛下,山东备倭军有二十万众,这则消息,实际上是臣特地放出去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沿海倭寇。”
“我大明朝地大物博,军力雄厚,二十万备倭军的消息。”
“足以让这些倭寇摸不清虚实,以至于不敢轻易犯境。”
“但臣不知陛下竟然也听闻了这等消息,想来,臣之所言,也不是没有用处的。”
徐安说着。
“哦?”
“朕是真的没想到,徐爱卿还能这般淡定的开口。”
“难道爱卿不知,朕今日当着爱卿的面说这个,那必然是有人在朕的面前出言弹劾了。”
“但朕听爱卿所言,似乎依然对自己的计策感到欣喜。”
“朕很不解,爱卿难道就不怕吗?”
“不怕!”
“臣相信,是非曲直,陛下自有圣断!”
“假的就是假的,臣问心无愧,自然无惧!”
“至于欣喜,臣想来是欣喜万分的。”
“因为朝中既然有声音弹劾于臣,这二十万备倭军的假消息也传到了陛下耳中。”
“这不正说明,是臣的计策起作用了嘛。”
“连我大明朝的朝臣都有人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还要弹劾于臣。”
“那那些倭寇,他们又会如何呢?”
“他们必然是更加摸不清我军的虚实。”
徐安颇为自信的说着。
“虚张声势,虚实结合,不错!”
“的确连我大明朝内部,都有些判断不一了。”
刘禅点点头。
但随后,话锋便猛然一转。
“只是!”
“你山东备倭军到底有多少人呢?”
“朕也摸不清啊!”
“徐安,你不会也在朕面前,搞什么虚张声势,虚实结合吧?”
刘禅说着,便是缓缓踱步,来到徐安身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