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呢?
“宣府都指挥佥事杨俊不战自溃,其中疑点甚重,朝廷不可不察。”
“而杨俊又是宣府总兵杨洪之子,若要处置,非朝廷大员不能制!”
“邝埜听令,朕命你以兵部尚书加大同宣府巡检总督之职,巡视大同宣府防务!”
“若两地守将有何不诚不端不利之举,朕许你以兵部尚书加两地巡检总督的身份夺大同宣府之兵权!”
“若是有必要,可号令井源,王贵等两地援军,以维持大局!”
刘禅说着。
“臣,邝埜领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放心,只要邝埜在大同宣府一日,瓦剌鞑靼就别想越过这两地!”
“嗯!”
刘禅点点头。
“你们二人也听清楚了?”
“必要之时,需受兵部尚书节制调度!”
刘禅看向井源,王贵。
“末将明白!”
“接下来,便是遣使往东察合台汗国和朝鲜。”
“东察合台汗国为重,朝鲜次之。”
“鸿胪寺!”
刘禅点名而出,因为大汉管外交这个部门就叫鸿胪寺。
不知在大明朝有没有什么变化。
但好在下一刻,就有人应声出列:
“臣,鸿胪寺寺卿杨善,参见陛下!”
“嗯!”
“爱卿,按行军总管的计划,东察合台汗国乃是偷袭瓦剌后方的重中之重。”
“朕意,为凸显我大明朝对东察合台汗国之重视,就由爱卿你亲自走一趟。”
“以鸿胪寺卿的身份,想必也足以让东察合台汗国重视!”
“至于朝鲜国王那边,也由你来安排使者出使,将朕的意思传达出去。”
“并且沿途一路散播!”
刘禅说着。
“臣明白!”
“臣领旨!”
鸿胪寺卿杨善行礼道。
“还有何事遗漏?”
“百官进言补充,若无事,则退朝!”
刘禅说完,四周一片沉寂。
“无事吗?”
刘禅正问着,下一刻,一群内侍端着翰林院学士编写的一大批圣旨,就送到了皇帝面前审阅。
刘禅眼神一扫,正是之前所议之事,随后拿起传国玉玺,一一用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