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稻子生长周期短,但是由于气候的原因,仍然无法做到一季两熟都种稻子,而是选择更加耐寒耐旱的小麦进行种植。
另外,两季间隔的时间太短,也会导致问题,其一就是,早稻的秸秆还没有腐烂,极其容易滋生病虫害。其二就是稻子对于土壤的肥力要求很高,土壤还无法连续供给两轮稻子。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水稻减产。
所以说,还是一线的实践家,更能总结出最优秀的办法。
“如果你们发明出来耕地机器,届时可以做到深耕,将秸秆翻到下边,再将深层次的土壤肥力带上来,节省了农户的时间,或许可以实现两熟,甚至空余冬季时间,还可以再种一轮!”
“或许吧,殿下,这还需要生长周期很快的种子!”
“没错!”
两个人正在谈话的时候,船只已经到达了句容县城,朱雄英说道:“我们还是先去城里吃点东西吧,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下午再去周边村镇。”
“好啊,好啊!我早就饿了!”朱允熥叫嚷着。
一行人下来船只,径直的往城里走,他们这一行人数量接近半百,又带了很多东西,大车小车的跟商队一样,在城门口的时候就被门吏阻拦了下来。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可是商人,来收购棉花的,这里没有棉花了,去别处去吧!”
那门吏鼻孔朝天,趾高气昂,直接拦住了众人。
“大胆,你可知这是谁!”王老吉大怒。
朱雄英挥手打断了他,说道:“我们并不是商人,只是来此处游玩,行李多了一些!”他们来这里,并没有通知县官,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被拦下来也不稀奇。
“哦!是这样,那没事儿了,你们车上的东西我们要检查一下!”那门吏对着身后的同伴使了个眼色,立刻就有好几个门吏上前,检查他们的货物。
蓝斌等人立刻将配刀抽出半截,以示警告,谁知那些门吏大喝道:“还敢动家伙,你们想造反?”
“阿斌,将刀收起来!”
“少爷!”蓝斌见到朱雄英没有暴露身份的样子,立刻换了称呼。
“无妨!”
“是!”
朱雄英上前,从袖子中掏出一张宝钞,足足有二百两,悄悄的塞进了门吏的袖子中,说道:“这位大人,这里面确实是一些行李,都是私人物品,还请通融一下!”
那门吏见状,立刻笑道:“公子客气了,请便,都回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