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的,一共二十题,14题填空,6道大题,几乎是杜绝猜题小能手。填空5分一题,前12题要做到不能失分,最后两题可以选择性放弃,不能在上面死磨时间,后面的题目计算量可能很大,十五十六题一般一道证明题、一道sincos求值,十七十八题一道应用题一道解析几何,十九二十题一道数列一道导数题。
计算量和难度逐渐递增,最好做到十五到十八一分不失,十九二十第一问必须拿下,一般最后两题的第三问,那都是清北苗子做的,和岑淑慎这种凡人无关。
除了难度之外,疯狂扣的步骤分也是一个恐怖点,岑淑慎记得当年高考她最后155分,估摸着一卷一百二十多,二卷三十多,可很多答案她都得到了,她自估一百七十多,却惨遭滑铁卢。
她现在搞明白,数学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短板才是取胜之道,语数外,甚至物化,甚至小四门,绝不能有短板。
但现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要完。
她大约看完一套卷子,好像只会一个集合,她连考研都没考过数学,知识点早就还给刘强他老人家了。
岑淑慎只能翻箱倒柜地找出数学书和教学讲义,其实数学书就是个摆设,她们高中根本不用,数学的教考分离相当严重(指教科书和考试内容),书上的知识非常浅显易懂,一看到题目就懵逼。
但她现在这个脑子只能看看傻瓜教程,
岑淑慎耐着心子一点点地啃下来,花城中学的教学讲义出得相当精彩,加上讲义上有真实高一岑淑慎的笔记,她从集合、集合的运算、函数定义域慢慢往下看。
函数定义域看似简单,其实特别容易出错, 要用到很多初中的知识,比如这道,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u003d|x|相等?
X在根号下面和在分母上的肯定不能选,定义域就不一样,干扰项是这个三次开根号下面x的三次方,也不对,虽然定义域也是R但对应法则是一个数本身而不是它的绝对值。
做题目的时候你只能细心细心再细心,哪怕一个数学大佬也可能在一个微妙的括号和方括号上功亏一篑。
岑淑慎津津有味地看下去,单调增单调减,奇函数偶函数……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哪怕到了高三也跑不掉,难起来连大佬的头发都掉。
也许是高一一开始学的知识相对简单,也许是高一上半学期的数学她真的学得相当不错——岑淑慎一直记得高一第一个学期的满分数学卷子,总分全班第二,全年级第三十九,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