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大半个仓库,全是珍贵的历史古籍,分类涉及:古代兵法、帝王谋略、朝代更迭、医书古籍、古代技艺等等。
这些历史古籍,不仅分类广泛,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战汉时期。
其中,有一个货架上,全是一捆捆记录在竹简上的战汉时期文献。
这些璀璨的华夏文明,有很多是已经失传的孤本,每一卷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结晶。
如此珍贵之物,就这样静静的埋葬在这个地下仓库中,尘封数十年。
曹嘉宁轻轻抚摸货架上已经龟裂的竹简,一阵肉疼。
“这些可恶的小樱花,天天想着偷我们的文化。”
“你们自己有多少年历史,自己不清楚吗?”
“以为把我们的文化偷走,就能变成自己的,成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真是自欺欺人!”
“这些古籍,经济价值并不高,重要的是它们的文物价值。”
“将其全部收好,简单修复一下,留下一些当做展品,剩下捐给文物部门去研究,算是报答王局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对我博物馆的扶持之情。”
由于仓库内的古籍太多,且大多数是文化传承方面的书籍,曹嘉宁并未一一查看,直接将其连带货架一同收入空间中。
将古籍妥善收走后,仓库瞬间空旷许多,只剩下最内部四排货架。
这四排货架,和外面的古籍不一样,上面全是分门别类的华夏文物。
“唉?”
曹嘉宁大致扫了眼货架上面的华夏文物,忍不住轻咦一声。
他发现,货架上的华夏文物,不仅仅按照分类摆放那么简单。
相同分类的文物,竟然还按照不同年代、官窑民窑、质量高低等进行详细的划分。
甚至,每一件华夏文物边上,都有一个对应的标签。
曹嘉宁快步来到右手边的第一个货架前,这个货架上摆放的物品,是瓷器分类。
货架共有5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唐代:越州窑、长沙窑、寿州窑、耀州窑、邢窑......
宋代: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
元代: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吉州窑、钧窑......
明代:景德镇窑、大龙窑、龙泉窑、德化窑......
清代:景德镇窑、龙泉窑、醴陵窑、建阳窑......
这个货架,不仅将瓷器按照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