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并不是白换的。”
庆修吩咐一声,早就做好准备的侍从纷纷把早就准备好的书册分发下去,每人一份。
“朝廷换取白银铜钱有两种途径,第一便是拿出白银铜钱等价值的粮食布帛或者是其他你们所指定的物资来兑换,并且一律按照市场价折合,绝不亏欠。”
“第二,白银铜钱上交朝廷后,朝廷不会给予相应物资兑换,但这笔白银则视作为存蓄在朝廷中中,并且每年有一定量的利息折算。”
“等到他日纸币发行完毕,朝廷白银充足时会连同利息如数退回。”
这两套方案是庆修合理二提前预制好的,两者都有考虑到,并且不强迫他们接受何种方式兑换。
如此一来,就已经是给足了他们面子,并且尽可能不触及他们的利益。
毕竟这些富豪也不是像五姓七望那样不知死活的和朝廷处处作对,相反他们在地方还十分积极履行朝廷的义务。
若不是白银极度稀缺,庆修也不会把手伸到他们身上。
他所发下去的这封册子,便是书写了两种方案的利弊,以及白银利息计算。
他们无需看的太仔细,只需要稍稍心算一下就能知道收益是多少,或者干脆选择直接拿粮食布帛套现。
方案倒是给出来了,但他们的态度在此之前早就已经决定好,绝对不可能拿出太多白银来给朝廷做准备金!
诸位富豪早就相聚权衡过利弊了,一致认为纸币必定发行失败,结果就是朝廷会被这些纸币换走所有的准备金,最后碍于财政压力而不得不叫停纸币发行。
若是那样,他们上交的白银岂不是全都打了水漂?
纵然是换物资套现,他们也很难接受。
毕竟现在可是通货紧缩的大时代,手上攥着白银可要比物资用处更大,而且市面上对白银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庆修没有督促他们,而是给他们预留了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让他们仔细看,仔细斟酌。
尽管他早就已经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会作何回应,仍旧在最后给他们每人分发一本册簿。
“我给诸位十天的时间权衡,若是决定好换物资套现,或者是存入朝廷吃利息,最后可以写在这封册子上上交朝廷,然后回家准备好白银即可。”
庆修说的顺理成章,从始至终都没有问他们的意见,这让本来就心有抵触的众位富豪们心中不爽。
按说这种事情应该是朝廷求他们来帮忙吧,怎就给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