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军队驻扎,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战区驻军。地方武将的轮换,兵饷和粮食的供应,都在朝廷。”
“这些是种公刚才提及的,是要这么安排。”
“只是,还要细化的安排。”
赵桓回答道:“要改革军制,就要改好,而不是改得不伦不类的。”
种师道问道:“陛下要怎么改革呢?”
赵桓说道:“现行枢密院和殿前司禁军、侍卫亲军马军和侍卫亲军步军,是相互制衡的关系,不存在直接隶属。”
“枢密院负责军事策略和军令发布等,地位高,和政事堂称为东西二府。”
“政事堂下面的兵部,地位低,却负责军中士兵的编制、粮草兵饷,以及基础训练等事情。”
“朝廷体系内,军队有相互制衡,也有配合互补,是比较合理的。”
“关键在于地方设立的战区。”
赵桓说道:“就算地方战区要轮换武将,由朝廷供应兵饷和粮食,也还是武将独大,这必须要改革。”
种师道心头咯噔一下。
的确如此!
这是他疏漏的地方。
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必定有足够高的威望,很容易乾纲独断。
种师道眉头深锁,郑重道:“是臣唐突了,没有想清楚。”
地方武将的事儿,必须安排好。
否则,就容易乱。
赵桓神情从容,继续道:“朝廷实现枢密院、三衙和兵部的制衡和分权,地方战区也一样。既要避免武将独大,又要确保军队有战斗力。”
种师道挠头道:“陛下,这可就难了。总不能安排太监去当监军,或者安排文官当监军,去监督武将吧?”
“这情况在本朝很常见,唐朝及以前都有类似的情况。”
“实际上,都不怎么好,”
种师道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郑重道:“安排监军去地方,反而会敲诈勒索,以及僭越指挥,其实是以文驭武。”
赵桓摇头道:“当然不是!”
种师道说道:“既然不派遣监军,陛下要怎么安排呢?”
赵桓道:“没有制衡地方武将的职务,朕设定一个职务就是。自古以来,设定的官职无数,朕设定官职有何不可?”
种师道苦笑道:“既要达到制衡的目的,又要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很难。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内斗夺权,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赵桓自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