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是怎么想的?”
皇后道:“妾身听陛下的。”
赵桓哑然失笑道:“你这个当母后的,难道没有半点的想法?”
“没有!”
皇后摇了摇头,说道:“太子聪明,有自己的想法,妾身不想干涉太多。再说太子妃的人选,也关系朝廷,不是小事情,妾身不能随意安排。”
赵桓想了想,回答道:“那就再等一等,选一个中等出身的就行。”
太子妃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普通出身就行。普通出身的太子妃,不会形成外戚独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外戚反而是助力。
如果太子妃选择了高门大户,女方家族底蕴太强,那么太子妃以及未来皇后的身份,就会反哺外戚家族,反而影响朝政。
太子娶高门大户的女子联姻,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是需要助力才这么办。
太子显然不需要。
赵桓也没想过牵制太子,儿子有能力,就放手让他去历练。乃至于将来的一些战争,也要放手让儿子去,才能真正磨砺他。
皇后得了明确的答复,心中没了挂念,不再管太子妃的事情,反正皇帝安排就行了。
皇后话锋一转,说道:“陛下出征在外,前两个月还有一件事。”
赵桓问道:“什么事?”
皇后回答道:“那时候天气正寒冷,对老年人很不好,种师道曾经在枢密院昏倒过一次,多亏有人及时发现,喊了御医去救治,才及时救回来。”
“即便如此,种师道也躺了一个多月。等到天气暖和些,老人家的身体才慢慢恢复。种师道的身体不怎么好,陛下要有一个准备。”
赵桓顿时眉头微皱。
历史上,种师道早就死了,是活生生气死的。在种师道死后,金国就大举进攻,没过多久就攻破东京城,发生了靖康耻。
因为赵桓的原因,种师道不仅没有死,反而一直在枢密院担任枢密使。之前,他的身体都很不错,如今愈发苍老。
人就是这样,年老后一场大病,就开始大不如前。
赵桓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朕会处理这件事的,这个消息很重要。”
皇后和赵桓聊着天,夫妻一番畅谈,赵桓起身回了垂拱殿处理政务。
他回到垂拱殿,派人把朱伯材喊来了。
朱伯材是皇城司的负责人,是赵桓的情报头子,确保后方的一切稳定。
赵桓先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