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有奸臣的用法。
尤其奸臣用起来,会非常的顺手。
赵桓身为大宋朝的皇帝,现如今算得上是大权独揽。目前朝廷在对外扩张的期间,大宋上下也希望夺回燕云十六州,都希望大宋强盛起来。
现阶段,目标是一致的。
等天下一统,四海归心后,大宋朝堂上的格局从外转到内,治国的理念或许就不同。
是人,就有分歧。
是人,就有自己的理念。
尤其是李纲、吴敏和徐处仁这些一步步走上来的人,乃至于将来要拜相的文官,哪一个不是有自己的想法呢?
恰是如此,还需要秦桧这样的人制衡。
赵桓必须有制衡官员的人。
在某些程度上来说,赵二的武功比不了赵大,可是在文治方面,或者是单独论权力的制衡,以及防备下面的人夺权上,赵二做到了登峰造极。
一切都要控制,都要分权,都要制衡。
管你是谁,只要有威胁我统治的危险,不管这个危险是现在,还是在将来,那就是不行的,必须要削权,必须要分化瓦解制衡。
赵二留下的框架,嘴上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实际上是皇权独大。
这是在一步步的集权。
赵桓要彻底控制局面,也需要集权,否则办不成大事。
赵鼎得了赵桓的安排,心中安定,正色道:“有陛下的话,臣就有底了,知道后续该怎么安排。”
赵桓见赵鼎两鬓已经斑白,人也比之前在镇江府苍老了许多,关切道:“爱卿还是要注意身体,身体好,才能继续为国效力。”
赵鼎才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显得苍老。
显然是太操劳。
之前赵鼎去了两浙路,耗费了太多精力才解决两浙路的诸多顽疾问题。
赵鼎听到皇帝关心,心中暖洋洋的,拱手道:“臣,谨记陛下嘱托。”
说完,赵鼎告辞退下,去安排随行的官员。
燕山府路要治理好,一切要梳理好,是个极为庞大的事情。
单纯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其实不难。
可是,燕山府路的各州分出去的时间太长,对大宋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地方大族又有自己的势力和利益,更有自己的力量。
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会让事情很复杂。
因为赵桓还在范阳县,赵鼎暂时把燕山府路的治所定在范阳,就在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