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原本他也就这么随口一说,因为他认识的小说作家和电影编剧也不少,但是短篇写得好的作者,长篇小说的节奏是很难把控的,反之亦然。看上去好像是都是作者,但其实差别大到可以划分成俩个职业了。
“李导,我还真有写长篇的想法,不过现在还没想好写什么题材呢。”
“真的?”李华有些惊讶,因为大部分的作者,在一个题材的领域写出了名气以后,是不太愿意转型的,因为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太难写了,很可能破坏之前累积下来的名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者刚开始写的文很让人惊艳,但是转换题材以后,写着写着便有些泯然众人了。
“对,不过我现在还没构思好,只是有这个想法。”
“行,那等你构思好了,记得通知我。”李华也只是客套了一句,他其实不太看好钟卫华写长篇小说,他也并不知道,钟卫华口中还没构思好的长篇小说,一经问世以后,会掀起怎样的浪潮。
等到谢瑾打完电话回来,手中还拿着几本杂志,一打开门便喊道:“卫华同志,不得了啊。”
说完,便将杂志塞在了钟卫华手里,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钟卫华懵逼的翻开杂志,这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这几家杂志社动作这么快,前几天才做完的采访栏目,就已经上刊了,并且还是在首页。
【文字星火:点燃 80 年代文学新篇 —— 青年作家访谈】
“在文学迎来复苏与革新的 20 世纪 80 年代,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年作家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用灵动的文字为时代画像,钟卫华同志便是其中一位独具魅力的创作者......”
虽然现在的人民文学杂志,并非全彩印刷的,但是印上的这张钟卫华的个人照片,采用的却是彩色插图。
不错,拍的比想象中要好得多,他点了点头,还挺满意的。
“行啊,老弟,这是《青年文摘》吧?”李华侧过头来,看着占据了一整个首页的采访专栏。
“《青年文摘》?你再看看这几本是什么?”谢瑾将另外几本杂志一并丢在了李华手中,脸上有些调侃的意味。
《十月》,《收获》,《人民文学》,这几本杂志翻下来,李华的脸色是一变再变,这几本杂志的影响力,可不是《青年文摘》能比的。
“乖乖龙地洞!么想到呀!”李华惊呼出声,他这人有个习惯,只要一激动,就会习惯性的说两句上海话。
“卫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