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鞍山早就把他们都塞进了大大小小的钢铁厂了。
其中,又以鞍钢为最。
这个时候,鞍钢才是香饽饽,工资高,待遇好,钢铁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热火朝天,反而艺术馆这种清冷单位,并不是很多人安置的第一选择。
其实他也只是把这里当一个落脚点而已,重生回到这个时代,如果待在一个单位混一辈子,那不是白来了吗?
其实现在无非就是那么几条路摆在他面前:
要不就是在单位苟着,混吃等死一辈子。
直接PASS!
要不就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海经商先富干死后富,但是对自己来说也不现实。
先不说政策了吧,就说营商环境和风气,要不就靠拳脚开路,要不就是倒手批条,自己可玩不动这些。
就后世的物流大佬顺丰,刚开始抢占地盘的时候,那也都是真刀真枪的干,一个地盘一个地盘打下来的。
或者装装文化人,写点伤痕文学,然后进军影视圈,写写剧本,混成着名编剧,走文豪的路子。
思来想去,也就最后这个想法靠谱了。
其实主要的是,其他方面自己也不熟啊,也就只能搞搞读书人这一套了。
再说了,现在这时代,作家的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
下午五点,准时下班。
让钟卫华没想到的是,准点下班的自己,竟然是单位内最后一个离开的。
钟卫华伸了个懒腰,这才懒洋洋的锁上门,离开了单位。
……
回到家,掏出钥匙熟练的开门。
“儿子,回来啦?”
母亲张晓玲刚好从厨房出来,快步将刚炒出来的豆腐放在桌上。
放下盘子后又将手放在耳朵上降温,然后关切的询问:“今天第一天工作,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工作也不忙,事情不多。”
钟卫华一边取下军绿色的帆布包,一边回话。
“当初你爸想让你去钢铁厂,我就不同意,钢铁厂太累了,哪有艺术馆轻松,虽然现在艺术馆的工资低一些……”
母亲张晓玲的絮叨,让原本有些寒意的房间也温暖了不少。
他们家所在的居民楼,并没有提供供暖,虽然说现在鞍山已经有不少居民用上了供暖,但是老旧的居民楼现在还并没有这个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