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坐月子怎么能这么嘻嘻哈哈的呢?”
转眼一周过去,军方给那家合资重卡公司发来一纸传真,邀请他们两天内火速赶往京城,共商军购大单的签字大计。
重卡公司高层和杨丹宁一碰头,很快敲定了由董事长张富贵和罗德比利两位领导代表出席签字仪式,而江宇和杨丹宁则选择低调缺席。
他俩这么做,自然有他们的意图。
毕竟,杨丹宁的身份有点特殊,万一走漏了风声,那可就热闹了。
这事儿他们还特意跟杨总和部长杨明通了气,俩领导也是举双手赞成。
三日后,人民大会堂内,一场盛大的签字仪式隆重上演。
张富贵和罗德比利手举合同,在闪光灯和摄像机前闪亮登场,那叫一个风光无限。
这一举动,又让霉国的华尔街炸了锅,霉国通用的股价噌噌往上涨,直接冲上了涨停板。
这份天价合同,简直就是齐鲁重汽的及时雨,让公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相关产业也跟着沾光,突飞猛进,单月纯利润就飙到了两亿大洋,重汽集团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国内外的客户们一看这架势,纷纷下单,争着抢着要重卡公司的特种车。
他们看了军方发布的汽车比赛视频,很是震撼,这车的质量,简直超乎想象。
销售部门的小伙伴们可乐坏了,接电话都成了一个调:
“不好意思哈,现在没货,想提车?先全款,再排队!”
就算这样,民用的特种车订单还是排到了明年,急得那些急用车的主儿直挠头,开始琢磨别的招儿了。
这天,江宇刚迈进办公室,手机就响了。
一看,是省委黄书记的来电,他赶紧接起来:
“黄书记,有啥指示?”
“江宇啊,今天我可不是来下指示的,是来求你啦!”
黄庆增在电话里开着玩笑。
“黄书记,您说,啥事儿?”
江宇问。
“省农行的行长找上门来了,说要订十台押运车,全款都打过来了,可车得等到明年。”
“你看能不能想办法给解决一下?”
黄庆增这是来走后门了。
江宇稍微一琢磨,心里跟明镜似的,现在车辆生产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了。
工人们现在可是三班倒,设备也马力全开,但产量有限啊。
车子刚一出生产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