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首先坚定的是剿的信心,虽说自己不懂得兵事,但是自己相信大力可以出奇迹。
为了强化剿的实力,杨鹤开始四处调兵遣将,于是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尤岱、杨御蕃,杨肇基等被杨鹤调往西安集结。
这群家伙因为知道到陕西是为了剿灭那些造反的泥腿子的,所以这些家伙也没有把这剿匪的事当回事。
能轻装上阵的都轻装上阵,能不带的重武器都不带,反正就几个拿锄头的泥腿子而已,过去吓唬几下也就完了。
这几个家伙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离开驻地,迎来的竟然不是陕西剿匪,而是去北京勤王,这一下玩笑开大了。
杨鹤更是没想到,这忙着调兵遣将的,忙了好几个月,好不容易把人马招集齐,正准备等全到位后就开打,哪会想到北京那边却出了事。
建奴忽然越过长城,逼近京师,陕西三边驻军收到了圣旨,要三边出兵入京勤王。
这陕西的民乱再要紧,哪有北京的皇帝要紧!原本已经理出一点点头绪的杨鹤,只得含着泪,把自己刚协调好的边军派往北京救急,杨鹤一瞬间又成了光杆司令。
如果这个时候杨鹤不管不顾,非要坚持先把陕西的民乱剿平再去救北京,还真有希望把刚刚起来的农民军镇压下去。
可惜老天爷跟给他作了一个对,京城一纸勤王调令,调空了陕西的驻军,陕西的兵力又严重不足起来,这给刚刚兴起的农民起义,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无论是剿还是抚的最有利时机,就这样被白白的错过了,这就为杨鹤最后的剿匪失败埋下了伏笔。
可怜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杨肇基四人,还没走到西安,就收到杨鹤下达的勤王命令。
四人什么重武器也没携带,这会儿收到了勤王的命令,再是心不甘情不愿,也是不得不去。
四人就这样空着手,拍着两个巴掌,带着一身轻装的士兵,踏上了上北京勤王的路。
最倒霉催的是,甘州总兵杨肇基带着队伍还没走到西安,手下参将王国就因为拖欠士兵军饷问题被一名叫李鸿基的把总带着士兵杀死,军队发生了兵变。
杨肇基只能停下来平叛,没有办法去勤王了,陕西派出的四路勤王大军,还没有走出家门就折了一路,最后到达北京的就只有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三人。
傍晚时分,黄台吉总算收到了京城里传出来的消息,这才知道,驻扎在东便门的并不是明朝的军队,而是旧港宣慰司派来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