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虚谷公子,近年来名气可大的不行,单是从西湖诗会和秦淮河流出来的诗词就让他名声鹊起。
加上他在秦淮河新谱写的那几首新词牌,更是让他成为词牌创新的第一人,受到南北青楼名妓们的吹捧。
宋应星知道,这个小孩年纪不大,但名气大得很,背景靠山也硬。
虽然不知道这个虚谷公子来拜访自己是为何事,也不敢怠慢。
宋老头急匆匆的来到客厅,刚跨进中堂,就见那小孩给自己鞠深躬行礼。
宋应星虽是举人功名,但在程风面前也不敢托大,虽说这小屁孩啥功名也没有,可经不住人家背后靠山硬啊。
“虚谷公子请起,公子行此大礼,老夫担待不起。”见程风给自己行这么大的礼,一点不敢托大,只能紧跟上前几步,亲手把程风扶起。
两人一阵的寒暄,你来我往,客气了几个来回,这才分宾主坐了,宋士慧立在老头身边,负责端茶倒水。
宋应星笑问:“公子千里迢迢来到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程风笑笑:“学生听闻,老先生赋闲在家,学生这里正好有一个职位,觉得非常适合老先生,便想请老先生出山相助。”
宋应星听不明白,什么叫正好有个职位,莫非你家要请私塾先生?
“老夫记得公子是袁尚书的弟子,怎的还有另请先生?”
程风笑道:“不是我家要请先生,是旧港宣慰司的苏禄郡主想请先生去主持旧港的工部。”
宋应星这才想起来,这小屁孩和那个统一了南海,重新恢复了旧港宣慰司的苏禄郡主也是熟人。
宋应星客气道:“老夫只是区区一举人功名,怕是难以胜任。”
程风笑了:“先生真是太谦虚了,老先生你是知道的,旧港宣慰司刚才回归大明。
那里可是大明丢失了一百多年的疆域,现在好不容易被收回来,更需要无数的有识之士去帮助郡主巩固旧港的根基,可那里严重缺乏人才。
现在郡主在东番岛上建了很多的作坊,有炼铁炼钢的,造各种机关工具的,造船舶的,造纸的,搞印刷的。
虽各种作坊不胜数,可缺少一个有能力的,可以统管全局的,在手工业这方面又比较了解的负责人。
学生知道了郡主的苦恼,便想到了老先生你是这方面少有的大师,特别向郡主推荐,希望能请先生你到那里去主持大局。”
“你是说请老夫去那里主持大局?当那里的工部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