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有男装,可是没人试穿,公子,可否让你的护卫试试?”
“石达开,吴钟。”
“到?”
“进来十个人,试穿衣服。”
门外传来一声:“是!你们几个跟我进去。”随后走进来十二个人。
试穿常服,作训服,棉衣,棉裤,棉帽,棉大衣。还试穿了橘黄色的轻木救生衣。
一天的时间,大少验证了所有的新服饰,与自己的设计图纸基本相同。
虽然布料不是很满意,不过这是什么时代,能做到如此质量,也算不错了。
“秦娘子,服装样式确定,你们可以大量生产了,每一种款式都要生产上万套,工作量很大,人手不够就扩充绣娘数量。
让管委会通知各村镇,调一些做衣服手艺好的人来。”
样式得到肯定,锦绣坊就可以大量制作,达到需要的数量,只是时间问题。
秦娘子道:“这次去苏州,也顺手招了五十多绣娘,都是原董家绣庄的,锦绣坊现在有绣娘四百人,这个坊快要住不下了。
在调人手过来,最多能再住下一百人,再多就安排不下。”
大少想了想说:“你们右边邻居是毕升坊的商务印书馆,左边好像没有安排部门?”
秦娘子点头,“左边还没有挂坊牌,应该是没有人住。”
程风看看白娘子说道:“这样吧,左边那个坊也给你们了,就叫董绣坊。
白姑姑,你们董家的绣艺非常的好,是国宝级传承,是艺术瑰宝,白姑姑要好好传授技艺,莫让这门手艺失传了。
姑姑把绣娘分两处,绣功好的去董绣坊绣肩章臂章,会做衣服的留在这里做衣服,这样就可以在多招六百人,加起来,工人有一千,应该勉强够了。”
什么是艺术瑰宝,白娘子不懂,她被大少的新词说懵了。但她知道公子说的意思是董家的刺绣手艺是宝,很珍贵,要好好的传承。
“董绣坊?”秦娘子默念了一句,看看白娘子,心中有所感悟:“好的,马上让人去安排。”
……
基隆河一处小支流,支流虽小,但水量却很大,一群原南京营造司的老工匠们正集中在这里研究,支流的一处瀑布。
这处小瀑布很壮观,水桶粗的一股水流从天而降,上下落差竟然有二十多米。
这条小河,在第一次地形考察的时候就被大少看中,管委会已经安排人在这里观察了两年,确认了这条小河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