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这样吧。以这个尔滨城为中心,左右各走四百里为界,向内走两千里为界。
旁边这条河就叫它白龙江吧。这样这个地区又有河又靠海,总算不再是内陆城市了。”
大少一言堂,所有人都点头认可,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说:总算不再是内陆城的言语。
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叫尔滨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但不妨碍对小公子的支持。于是这座还在草创的城市,总算有了正规的名字:尔滨城。
这条河也算是有了一个正规的名字,白龙江。
虽说这条河很短,和黄浦江差不多,没办法和黑龙江比长度,但这也能理解,黑龙江是成年龙自然要长。
而白龙江就是未成年的小白龙,未成年的龙自然就短,大少觉得自己的理解真的很不错。
终于等到父子俩叙完父子情,跟在程二虎的一位大叔才上前拱手行礼:“草民叶一平见过小公子。”
程风一看,是向阳村的村长,忙回礼叫人:“叶大叔好,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
叶一平旁边的一位大婶笑呵呵的:“小公子可记得婶子?”
大少看看这位三十多岁样子的婶子,还真记得,红旗村的妇女主任赵春月。
“记得,记得,婶婶是红旗村的妇女主任赵春月,赵婶婶好。”大少叫得更甜了。
程二虎解释:“咱们那里不是要调两千人移民嘛,新建移民村需要有领头的人。叶村长,赵主任这些年干得很不错。
正好他们两家里都是年轻人,没有特别年长的长辈,正合适移民,居委会便决定让他们二人带队过来负责。”
程风躬身一礼:“感谢叶大叔,赵婶婶对我家的信任,不辞辛劳跟着我家四处奔波。”
叶一平,赵春月忙回礼客气道:“公子使不得,俺们担待不起,要说感谢,咱们得感谢你们家的救命之恩。
当年要不是你们家收留,俺们都不知道冻死在哪地的路边了。”
程二虎道:“都不说这些都不说这些,咱们走吧,回驻地在细说。”
新村建设临时驻地,叶一平介绍了新村的建设情况:“这里是按照台北城市规划方案来的,只是这里地方大,所以房屋占地更大。
每家两亩地建四合院,三十六家四合院合成一处大院,十二处大院组成一坊。这样就方便管控了。”
大少提醒:“这次过来的移民不单也是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