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县名可以用你们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比如叫陈子龙县,叫黄宗羲县,对,这样给县起名字,也不是不可以。”
“老弟说的倒是轻巧,那地方能有多大?受得住我等一家去开发一个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地方可大的很,比两京十三省加起来还要大,就算是一家去开发一个县,咱大明所有的乡绅都去,也开发不完。”
大少的话,引起了好几个人的注意。
方以智耸耸肩:“我无所谓了,科举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没多少兴趣,是在国子监混日子,还是在这里当夫子,都差不多。”
陆世仪也表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教学生无数,在这里当夫子,为兄也不是不可以。”
吴昌时有些不好意思:“虚谷老弟,如果我在这里只当一年的夫子,能不能在南瞻部洲混个县名?”
“各位兄长都想混个县名,我可咋办?我只是个童生,还没有功名呢,当不了夫子。”见大家都有这个想法,王夫之郁闷了。
大少哈哈一笑:“哥哥你当然也可以呀,你是谁呀?你可是王夫之,神童王夫之。
再说了,在这里当夫子又不用教授四书五经,只需要教学生读书识字,学算术就可。
这些都是有专业教科书的,哥哥们只需要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就行,简单的很,童生完全够了。”
“啊?在这里读书,不教四书五经,那他们怎么科举?”不学习四书五经,那书读出来还有什么用?众才子们有些理解不了。
大少解释:“主要是这里的人是全民教育,所有的人都要读书识字。哥哥们也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读书天赋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教四书五经,会大大的增加学习难度,会让那些没有读书天赋的人痛苦不堪。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是所有的人都学读书识字,学算术。读到后面,就会有人跟不上学习进度。
所以这部分人只需要学会读书写字就可,太高深的学问就没有必要再学了。
而那些有天赋的人,会升入高年级继续往下读,到了高年级才会学习四书五经,这部分人,才是可以参加科举的人才。”
“原来如此。”众才子们这会儿懂了,这里的教学方式原来是全民教育,优中选优,最后剩下的才去参加科举。
这办法倒是好,不会埋没人才,只是全民教育,那得花多少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