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在忙着试制新式大杀器的时候,遥远的辽西,一支商队秘密离开宁远城。
这支队伍是给沈阳的黄台吉送粮食的。这个冬季,他们已经是第五次往沈阳送粮食了。
辽东总督府为了完成五年平辽大计,可算是费尽心思绞尽了脑子。
知道凭武力自己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平辽的,又受到南海诏安的启示,觉得要想五年平辽,唯一能走的路,也得是像南海那样招安。
于是总督府开始派出秘密使者联系金国大汗黄台告,希望能给予高官厚禄进行招安。
双方经过了几次反复的谈判,黄台吉也展现出了愿意接受招安的积极意愿。
对于诏安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给一个合适的爵位,让自己子孙能够世代富贵即可。
只是自己现在有两件心事,一直耿耿于怀,两件事解决不了,无法安心的接受诏安。
第一件事,就是冬天辽地百姓缺衣少食,难以越过这个寒冬。
如果朝廷愿意资助足够的粮食,让百姓度过这个冬天,金国百姓自然就知道朝廷真心诏安的实意,那时候再向公布接受诏安自然就水到渠成。
第二件心病就是:金国的百姓恨东江镇,恨毛文龙入骨,恨不得喝他的血,吸他的骨。
毛文龙不死,东江镇不散,金国的百姓难以心安,要能让金国上下百姓全都心甘情愿的接受诏安,而无异动者,只能是毛文龙死,东江镇散,金国方可尽降。
眼看着诏安有望了,辽东总督府心中暗自高兴,可这事八字才有一撇呢,自己又是私自议和,并没有得到朝廷授意。
事情到底成不成也不知道,担心朝廷知道后起疑心,也不敢过早让当今圣上知晓。
不让朝廷知道,那援助金国的粮食从何而来?拿钱去买粮,那肯定是不行的,军队是朝廷的,银子可是自己的。
总督府绞尽脑汁,最后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把给东江镇的所有补给,全部扣押送往沈阳。
至于东江镇三十万军民会不会被饿死,那都是小事,如果能把东江镇那三十万军民全都饿死,黄台吉必然开心,诏安大计又能增加两分成算。
可是单扣下东江镇的粮食,也满足不了金国的要求,总督府又决定把辽西,天津,登莱士兵的军粮先克扣出来援助金国百姓过冬。
至于自己手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