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二者看似同为拔剑斩去不平之事,同为教训城内地痞流氓。
带给城内百姓的内心感受,感动程度却是截然不同,前者顶多让直接受到帮助的那人内心正义得到最大维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带给其余过路之人,听闻之人内心的触动实在算不得什么。
可后者带给城内所有过路之人,听闻之人内心深处的触动,就不可谓不重要了,剑客主动询问,出手铲除的那些地痞流氓……
无不是在整座城内都臭名昭着,直接祸害到城内大多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存在。
倘若一名立誓要凭借手中长剑,行侠仗义的剑客能够意识到,斩尽心底不平之事与斩尽眼前不平之事的区别。
那他才算是真正入了侠义剑客这类人,侠义剑道这条道路的门。
剑客行侠仗义,如果只是为了斩尽眼前不平之事,而不去用心维护自己内心坚守的正义,从而尽自己最大力量保护他人。
那这名剑客想要守护住内心侠义,很简单,也很轻松。
就像腾论过去游历四方那样,走在大街上看见有地痞流氓欺负无辜百姓,他虽然会毫不犹豫上前赶走恶人。
却未曾想过,单单他赶走这一个恶人,保护了身边那一位无辜过路人。
最大限度守护住那一人心底正义。
从而达到仗剑侠义,守护住自己心底正义的目的,做到真正意义上斩尽眼前不平之事。
究竟是否真正意义上守护住了自己心底的那份正义?从他内心坚定想法,坚定自己日后要当个侠义剑客的那天起。
腾论始终是受身旁范家“父兄”熏陶,影响,再去独自摸索自己的剑客“侠义”之道。
然而范府男丁,自从出了范文正公这等人物过后,“子弟须读书,方可传家”便成了江兴范氏世世代代践行的教育理念。
全家上下,男女老幼无不将读书明仁,修身齐家,作为自己此生奉行根本。
在此基础上,像范正源这等天赋异禀的英杰子弟,还要入仕为官,以求治国,以求平尽天下百姓忧患。
别说腾论从当今偌大范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当中,寻不到一位侠义剑客可以传授他经验,传授他这几十年来仗剑行侠的阅历。
传授他自己内心关于“侠义”二字的深刻理解。
纵使再往上数三代,他照样在范府里找不到一个不当儒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