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地发呆,如木雕一样在位置上一坐就是一天,只有上数算课的时候,他才会听听课,跟着动笔算一算。
\n
后来六皇子送了他一本题册,四皇子的发呆就变成了埋头算题,不管什么课,他反正只沉浸在题册里,密密麻麻的计算步骤铺满纸张,薛瑾安只看过一眼就知道那是《十全公子题册》。
\n
崔醉有跟他说过这本题册,薛瑾安也抽空翻过一次,怎么说呢,这题册虽然挂了他的名字,但实际上里面的题目只有一半是他做过的,由崔鹏飞出的原题,其他一半题目都是题册攥稿人根据原有题型编的。
\n
这题册出的时机好也不好,正值科举之时,天南海北不知多少举子入京赴考,京城中读书人浓度达到历史之最,正是卖书的好时候,凡是跟题沾边的书本那都是直接卖脱硝的,想买都得掐着点去。
\n
但与此同时,举子们的重心还是放在科举上,往届的科举并不注重数算题,题型占比少题目难度也不大,除了像杜寅那样本身对数算题感兴趣且对十全公子崇拜非常的人,举子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文学策论上,这题册对他们来说只是个新鲜罢了。
\n
于是这题册只是火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就再没有多少水花。
\n
直到会试结束,十全公子参与了科举出题的消息一经曝出,这本“十全公子唯一出版著作”的书便被大炒特炒一番,还出了第二部《十全公子题册(科举版)》,还被传出“数算验金书”的名声,说只有能将这上面的题融会贯通者,才能被称作数算大家。
\n
薛瑾安将这一幕幕看在眼里,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版权费!他要收版权费!
\n
然后他就发现这题册的发行商是礼部,而躲在背后出主意的正是穷疯了的户部尚书冯鄞守,赚得钱冯鄞守能拿六成至多。冯尚书想尽了办法开源节流,皇帝皇子的钱说卡就卡,没得商量,出了名的死钱串子,到了他兜里的钱想要再拿出来用可就太难了。
\n
除非薛瑾安主动暴露自己就是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