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并要求按时回信,当然也包括远在长城之外的韩信。】
\n
【这些不走军政渠道的信件不会包含涉密信息,大多是随便问句好再附上回信要求。】
\n
【由于信件量过大,自然不是秦二亲笔书写,而是由宫女们代笔。】
\n
【官员们收信后看内容就知道秦二的用意,按要求回信就行,且非特殊情况不得回文书。】
\n
【比如秦历20年立秋的信,就是要求各地官员寄回当地的一片树叶。】
\n
【也有借这个渠道举报领导贪腐的小天才!有的贪官会截留政道的信件,但民用信太多了没法截,而且截了秦二的信导致信件没能按时抵达咸阳,会被青玉案倒查!】
\n
【这就是秦二的用意,为了防止被上级官员截留,这些寄给下级官员的信往往是寄给官员的亲朋好友甚至同乡而不是本人,回寄的地址也不固定,还会寄到别的地方中转。】
\n
【最早的“帝王信箱”。】
\n
【秦二的很多政策都沿用至今,她的思维太超前了。】
\n
简单的驿站,都能被秦二用来加强对官员的管控。
\n
张良对未来要辅佐的君王有了初步的了解。
\n
秦二行事喜好提前布局。
\n
只看她当前的行径,难以推测她之后的用意。
\n
比如驿站的存在,只看天幕前文会以为剑指匈奴,辅以加强各地的物资信息流通。
\n
然而紧接着就是秦二能借助民道监管官员。
\n
张良甚至还能想出很多用处:驿站的通畅与否、信件的收寄频率都能反应当地的治理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