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理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他这般强压气息,理清因果。
\n
譬如苏瑜,也是即将不惑的青年了,但还是在看见那张面庞时,崩溃。
\n
“姑母——”他打破此间沉寂,从丹陛奔向她,直挺挺站立在她面前,“怎么可能是你?”
\n
“如果你就是那个幕后者,那么当年杜陵邑的毒杀,你连带着害死了亭亭?”
\n
“我的妻子,你的女儿?”
\n
“这怎么可能!”
\n
苏瑜频频摇首。
\n
“还有陛下,陛下待你不薄。你乃苏氏女,你同她有何仇怨?要杀她亲子,毁她社稷!若真是你,叔父也是你害的?他是你手足,后来多少年唯一的手足啊!”
\n
苏瑜看她又看丹陛上的女帝,不可置信。
\n
相比苏瑜的情绪躁乱,苏恪可以说沉稳至极,淡然如风。只伸手拂开他,松了松筋骨,须臾长长叹了口气,话语缓缓道来。
\n
“戴着张面具装疯卖傻这么多年,这会总算可以好好说会话了。说真的,我都快不记得自己的本来面目了。我当同我阿弟一般,也是聪慧的,隐忍的。不,我比他还能再隐忍些,毕竟他行走于昭昭白日之下,世人曾赞他麒麟子,赠以美誉无数。而我纵是才不输他,也只能隐于黑暗中,披一层骄纵跋扈的纨绔皮囊。”
\n
“这是我七岁那年,阿母与我说的话。” 妇人笑了笑,目光望向白云苍空,想起小时候,“我记得那会我初入抱素楼随父学习尚不过两月,阿母便再不让我去。因为她看见阿翁在虚室生白台写了一副字。”
\n
【谨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凡利于民而周于事,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n
“凡利于民而周于事,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