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孟度、冯遂抵达通州府的第三日, 悄悄遣人给沈持捎来话,说这件案子的水很深,只怕不止涉及知府向尔仁、同知高骜, 其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操纵,且关键的人证、物证皆不翼而飞不见踪影, 恐短时间内查不清楚。
\n
他们想请求沈持遣刑部官员来增援,一道查案。
\n
沈持微微垂目, 沉思片刻。当日他前去刑部想遣人查案,谁知刘渠推诿不干, 而凑巧在场的右相曹慈却什么都没说……他当时就觉得说不出来的蹊跷, 此刻听说人证、物证下落不明, 越发笃定此事有鬼——或许从曹慈点名让冯、孟俩人前往通州府的时候,坑已经挖好了。
\n
他手心沁出微凉冷汗, 有了裴牧的前车之鉴, 他做了个假设:或许户部早已知晓此案的来龙去脉,他们不是不介入, 而是在找时机, 便是等冯、孟二人用尽手段什么都查不出来山穷水尽之时, 他们才接手,到时候一举破案……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到御前邀功,还能顺带揣冯、孟二人一脚,让御史们弹劾他们庸碌无能, 少不了落个被贬甚至丢官的下场。
\n
不错, 挺缜密的手段。还真让人一时无招架之力。
\n
他没说什么, 只让人带回去一句话“尽人事以听天命。”。
\n
果然,他预料之中事情在七八天之后发生了,迟迟没有通州府破案的消息送进朝廷, 御史大夫管聃上奏:“陛下,大理寺前往通州府办案已有十天,至今没有眉目,未免太无能了吧。”
\n
众臣也都议论纷纷:“是啊,怎么还没破案呢……”看起来也不是多复杂的案子。
\n
皇帝面有怒色。
\n
这时候刑部尚书刘渠上前奏道:“陛下,臣愿亲赴通州彻查此案。”语调之中透着胸有成竹的底气。
\n
立在朝廷之上未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