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然不肯走的。
\n
……
\n
杨回去见陈世仪的事被余平盯梢到,但他没听到二人说什么,只能汇报给欧阳谷:“杨大人见了个操着京城口音的男子。”
\n
欧阳谷听了越发生疑,翌日,他召集治下的商行:“本官始终没有听到户部关于北地大旱的说法,以本官看,杭州府内的生丝不会很短缺,不要再四处高价订购生丝了。”
\n
这次,有些沉不住气的商人甚至拿出了三成作为订金,有百万两银子之多。听到欧阳谷的话后,凭着他们从商多年的预感,生丝的价格要跌了。
\n
他们本来还庆幸自己订购到了生丝,才没安生几天,又要担忧价格跌亏钱了。他们的担忧不是在两日后就兑现了,头一批囤生丝的商行开始以低价抛售,供应一多,市面上的生丝价格应声回落,甚至急剧下跌。
\n
要知道,一样商品一旦有人开始低价抛售,那么第二家第三家立马就会跟上,而且一个卖的价钱比一家低,生怕脱手慢了。
\n
那些把全部身价,甚至向钱庄借钱订购生丝的商行拨着算盘,痛不欲生,一边低价卖出一边骂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听知府大人的话非去高价囤生丝……追悔莫及。
\n
谁知又过了不几日,又传去风声,说是大理寺少卿冯遂来了,据闻有人在散播谣言,故意扰乱杭州府的生丝价格,要查出来后抓人治罪。
\n
什么北地大旱,战事将起,生丝短缺……全是谣言!
\n
早已草木皆兵的生丝行情更糟糕,一夜之间又跌下去六七成,哪怕这样也卖不出去了。
\n
商人们恨得牙痒。
\n
欧阳谷:幸亏他提前让余平监视了杨回,果然里头有鬼,不然,大理寺少卿来了一问三不知,还真拿人家是来打拐的,那就闹笑话了。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