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阿难见李世民说着说着突然停了下来只见其笑,于是便关心的喊了一声。
“呵呵!朕无事,都是孩子们的孝心呀!这下总算是想通了!”
阿难听后一头的雾水:怎么回事?怎么就又变成孩子们的孝心了呢?不是说有人算计吗?真是越来越看不懂陛下了!……
而被李世民认为有孝心的李恪此时正在小心翼翼的向戴胄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戴尚书!本王觉得这租包换成承包好听一些!您觉得呢?”
“戴尚书!本王觉得这承包期限的话还是五年的好!其中如果出现什么变故也好及时调整,您说呢?”
“戴尚书!本王觉得这地租还是要根据地方情况而定,毕竟有些田地不是那么肥沃,但不能低于十抽二,如果低了必须要有圣旨或是交足当地税收,还有就是直接用同等钱财代替行不行?”
“戴尚书!还有矿藏……”
戴胄后悔了,而且是非常的后悔,经过这一个多月,十几人的整理与参考算是把关于国土资源的律法弄了个差不多,虽然这位小王爷奉旨每天午后都会去看看,但也只是看看,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今日总算弄完了,出于尊重特意的来王府让他过过目,结果他还真的给出了建议,还让旁边的一个小吏记录,你说这是改还是不改?算了!回去再琢磨一下,把不重要的改改,也算是给他个面子,不然陛下问起来,这小王爷说自己说了建议,而自己没有采纳,这以后怕是会被陛下惦记呀!
“戴尚书!本王这些都是建议,行与不行您多多考虑考虑,您毕竟是法家传人,怎么也比本王这还没授衣的学生强!”
“呵呵!王爷赞略了,臣不敢当,那好!既然王爷没有其他意见了,臣这就回去研讨一番,告辞!”,戴胄说完就冲李恪拱了拱手准备离开。
“哎呀!戴尚书!您看这都到了用膳的时间了,要不您在府上对付两口?”
“臣谢过王爷,下次!下次!”
“那好吧,那本王就送送戴尚书!”
待戴胄走后,李恪回到书房想了想刚才自己的建议中并没有与这个年代太脱节的言语,也就放下心来。随即又想到了马周和杨纂梳理田地的事:按说应该差不多了呀?怎么还没有消息传出?难道是有了什么变故,李世民觉察到了?即便是觉察到了也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大唐和他的事呀!应该说以他的雄才大略应该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