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卖地的份了,蓝田县那边也一样都是这么过来的,再说了也不是一直藏着,等孩子大些一般到了十四五的都会自己报上来。哎!您如此一说不知是福是祸呀!”
“杨大人!你以为本官是为了这点政绩就不知好歹的人吗?本官也是寒苦出身,怎会不知民间的疾苦,但是杨大人您难道真想着百姓们这样一直下去吗?辛苦一生只能果腹?”
杨纂听完了马周的话不由的苦笑了一下道:“呵呵!马大人您刚进官场,理应如此,就像当年本官一样,可大人别忘了就世家这一关陛下有时也无可奈何!哎!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本官只求被别裴县令比下去就行,实在比不过他,本官就去下等州做个别驾什么算了!”,说完就摇了摇头对着马周拱了拱手转身离去。马周看着他的身影自语道:“裴承先呀裴承先!陛下这我给你提前垫话了,杨纂的意思也给你打探出来了,希望你真能做到,如此百姓们也能宽裕一些!”
“陛下!外面有些冷,您要注意身体呀!”,阿难见李世民打开窗户有刻钟的时间也不说话,便不由的担心起来提醒道。
“你不说,朕还没感觉出来,也是马上进腊月了,不过这雪看来是下不起来了!”,李世民回了一句便回到了龙案前,搓了搓手见阿难关好了窗户便问道:“阿难!你来替朕回想一下,朕怎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又觉得没有什么都在朕的掌握之中。觉得好像有人联合所有人在谋划着什么?可朕思来想去也没有发现哪里有对大唐或者朕不利的地方!而且也没有心神不安,真是怪了!”
“不知陛下何时有这种想法的?”
“朕好像是刚才听马周说起的免除人头税后就有了这种想法,可朕又想到了上个月与辅机他们讨论成立国土资源部的事,想到了为何要成立时就想到了杨纂抬棺堵门,然后就想到了起因他彻查长安县地契田地,呵呵!虽然朕知道他是被万年县的事给逼得,便就想起了裴承先这个外甥!最后朕都倒回到了高明开始请旨给长安百姓修缮房屋起,也没有发现任何的不对,而且都有百骑司的作证,难到真的是朕想多了?”
阿难听后也有点懵:不愧是当皇帝的,一天这么多事,竟然还能记得这么多!你让我想,我能想到什么呀!嗯……有了!
“陛下!老奴哪里懂这些国家大事,非要老奴说的话,也只有一点,那就是裴县令为何无缘无故的开始查地契田地呢?”
“嗯!这个朕也想过,他是在早朝时被弹劾开了个什么……便利店,后来朕给他去了代县令,还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