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成命。”金帅深知朝堂之上的微妙平衡,在他看来,过分邀功并非明智之举,谦逊或许才是长久之道。
赵祯听闻,不禁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调侃道:“你呀,在朕这里,赏赐可都挂了不少账了。若总是推辞,这账岂不是越欠越多?朕可不能让这赏赐的‘债台’越筑越高啊。”赵祯的话语虽带着几分诙谐,但其中的恩宠之意却不言而喻。
金帅见官家言辞恳切,再推辞反倒显得做作,于是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既如此,那微臣便谢过官家赏赐了。”这一番君臣对话,尽显融洽,却又暗藏着权力与恩赏之间的微妙博弈。
随着朝会礼仪官那悠长的“退朝”声响起,早朝很快便结束了。金帅与包拯简单交谈几句后,便将此次调查所收集到的一些关键资料递给了包拯。包拯接过资料,眼神坚定,微微点头,两人虽未多言,但彼此都明白肩负的责任重大。
金帅转身离开朝堂,心中暗自思索着今日朝堂上发生的种种。他今日本就没打算在朝堂上玩那些复杂的权谋手段,只想直截了当地处理事情。起初,他看到那几个言官在朝堂上对自己无端弹劾,心中恼怒,真想借此机会将他们彻底扳倒,省得他们日后再在朝堂上“哔哔赖赖”,无端生事。
然而,太子赵宗实突然站出来为这些言官求情,其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想通过此举拉拢这些言官,壮大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金帅心里清楚,太子此举背后大概率是得到了赵祯的默许。毕竟在这朝堂之上,太子的一举一动很难不经过官家的首肯。金帅深知自己不能轻易与太子唱反调,毕竟未来的局势尚不明朗,过早与太子产生冲突并非明智之举。所以,他选择了暂时隐忍,没有与太子硬杠,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此刻,他只想尽快回到家中,去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在那华丽而庄重的太子府中,雕梁画栋间弥漫着一股沉稳的气息。太子赵宗实端坐在书房的主位上,神色凝重,目光落在下方站立的顾廷烨身上,缓缓开口说道:“二郎,关于联络智勇爵这件事,你可得多上上心啊。今日朝堂之上,我们与他初次正式碰面。你也看到了,面对那些弹劾风波,他本可以抓住机会不依不饶,让局面变得更加难以收拾。然而,他最终还是给了我这个太子几分面子,没有继续纠缠下去。由此可见,他是个深知进退之道的人,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日后大业所需啊。”赵宗实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对金帅的赏识以及对顾廷烨的殷切期望。
顾廷烨听闻太子这番话,心中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