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碑高5.66米,宽1.25米。额盘四龙,刻有州学进士范景纯的篆书碑题。阳面为金代散大夫国称拟稿、由宁海州学政王良臣笔写的碑文。你们看,这碑文多秀丽,多刚劲,敢与柳公权较劲,艺术水准太高了。”
于亚东老先生不看碑文了,回过神来说:“从历史上看,全真教不是消极遁世,而是积极为民众作为,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北宋在金兵入侵中灭亡,南宋在危机四伏中偏安一隅。面对外族大举入侵,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旨在缓和民族矛盾,阻止入侵金兵野蛮的屠杀,留住自己民族文化的根脉。后来,王重阳来到山东传道,在胶东收下了七大弟子,史称全真七子。他们是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其中的王处一就是王玉阳。全真七子对全真教的发展均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遵从师意,各自创立门派。传道方式虽有不同,但全真教的济世宗旨不变。”
我爹这时接话道:“我听老人说,上个世纪30年代,观里的道士还很多,规模也很大。抗日战争中,观内塑像被日军毁坏,只剩下道观的骨架建筑。1950年人们曲解了破除迷信活动,把人文历史遗存也当作封建迷信遗物加以销毁。东海劳改队受命对玉阳观进行拆除,后来不知道何原因,未拆完就停工了。道士们也在这个时候奉命全部还俗。所剩下的残留建筑,十年特殊时期,又遭到破坏。1992年5月,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
“于老先生,我记得当年,王玉阳的徒弟与当地文人评出了圣水岩的十大景,好在这些景观大多数现在还在。我只记得有一首诗,描写的是这十大美景。我在每个景点名字的后面各加上三个字,把古人所评定的十大景观串联成为诗歌的形式:玉阳洞天藏往事,御碑濯雨润古今。虎涧春云水色巧,凤岚秋月分外明。石柱撑霄连天地,松岭浮青涌生机。远峰卓笔写故事,峭壁悬书昭后世。竹园易翠绿油油,断岩圣水流清清。”
我三叔指着白虎石旁边的一个小山头说:“这首诗我也能背下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时大景吧。你看,那就是人头山,和它旁边的下马山之间的峡谷,松柏常青,溪涧流清,雾气缭绕,叫虎涧春云。玉阳观南面的山岗,秋高气爽时节,月移山头,清辉神韵,叫凤岚秋月。干洞因王玉阳在里面居住,命名玉阳洞天。玉阳观记碑,叫御碑濯雨。老祖殿西的竹林,叫竹园遗翠。湿洞因圣水常年流淌,叫断岩圣水。玉阳观东面有古代遗留的四根高大石柱,叫石柱撑霄。玉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