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就行,你在下面等吧。”
马修笑道:“哪有让美丽的仙女独行的道理,我们一起上去。”
说着,他率先踏上那条窄小的通道,司南紧随其后。两人一前一后,阶梯十分陡峭,砖墙粗糙而古老,仿佛在诉说着几百年的沧桑。
经过大约二十分钟的艰难攀爬,他们终于抵达一个宽不到一米大圆环的平台。这里距离地面大致有50多米,大圆顶由此开始向上。而这里也是最佳的观赏瓦萨里的壁画——《最后的审判》的位置。
马修看着小女孩爬上穹顶竟然没有一点喘息的样子,眼里满是赞赏,笑道:“真是勇敢的女孩”
司南闻言淡淡地应了一声,是以回应。然后目光紧紧锁定在头顶上的壁画。她仰视着壁画上那细腻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极强的透视感,仿佛要拉着她一起进入了一个神秘而自由的世界。
马修一点也不介意她的冷淡,反而觉得她的这份专注十分有趣。他看出她对艺术的热爱,笑着介绍道:“布鲁内莱斯基生前曾建议穹顶内部装饰为金碧辉煌的马赛克镶嵌画,1446年他去世后,穹顶一直是空白的。直到1568年柯西莫委托瓦萨里开始绘制这个巨大的穹顶画。”
对于《最后的审判》作品的很多知识,司南早在书本上就了解了,但她也不想打断马修的讲解,毕竟也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秘事。
于是她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回应。
得到女孩的回应,马修讲解得更加起劲,继续介绍“瓦萨里不仅是一位画家,是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他也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佛罗伦萨另一个着名建筑乌非兹美术馆便是他的作品。同时还是一位传记家,在他的《艺苑名人传》,把从文艺复兴开始到他那个年代的260多位艺术家都揽括进去,其中最有名的是米开朗基罗的传记。”
他们继续登上穹顶,360全景佛罗伦萨在眼前铺展开来。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他们俯瞰着这座城市,感受着那份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与荣耀。
马修十分享受女孩认真聆听的样子,温和而富有磁性的嗓音继续道:“大穹顶外墙的瓷砖实际块,而看上去的一层实心结构,实际上是由两层圆顶组成的,一层嵌套在另一层里面,内部的圆顶覆盖了有将近半块足球场长度的空间,而外壳从170英尺高的教堂墙壁又向上升起10层,有108英尺高。”
“布鲁内莱斯基其实并没有彻底抛弃哥特式建筑的思想精髓,而是把哥特式建筑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