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滚。”
沈映有些无语。
皇甫云是最后一个到场的,其他散修也已经纷纷落座。
风云会,即将开始。
但是皇甫云落座之后,又过去了半盏茶的时间,这天元府内,并没有什么动静。
按照道理,此时朝歌城的大儒应该要亲自降临,主持这场风云会。
但是大儒却还未现世,这倒是有些奇怪了。
赵吴珂并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是死皮赖脸地坐在沈映的旁边,同时嘴里喃喃道,
“奇了怪了,怎么还没有人出来。”
沈映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摆在桌上的茶水,缓缓说道,
“估计是在等吧。”
“等什么?”
“不知道。”
赵吴珂:“……”
听君一袭话,胜似一袭话。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落到了沈映的身上。
无他,因为他是最前面之人。
他独有的红色座位就注定了他和其他人的不凡。
沈映手持的是全场唯一一个红色令牌,代表着在城主府已经朝歌城的大儒看来,他是最有可能成为魁首之人。
这么张扬,自然会有人不服。
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而且这也不是他们那群散修能参与的。
紫色座位上的大势力没动,后面的散修就不能有动作。
终于,沈映倒完了茶壶中的最后一杯茶,天元府中赫然出现了两道身影。
与此同时,一道巨大的结界在天元府的周围展开,将这里屏蔽起来。
转眼间,所有座位的面前,出现了一道苍老的身影。
这人都头发花白,身上穿着白色的长衫,身上流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感觉。
“大儒!”
沈映内心便有了这个想法。
这股压迫感,和当初书圣降临时候的气息相差无几。
“是陈夫子!”
赵吴珂低声道,
“陈夫子乃是我大燕的大儒,儒修的代表人物。”
“陈夫子常年在这朝歌城之中,朝歌城儒道的昌盛,基本靠着陈夫子一手推动起来的。”
“传闻陈夫子在儒道一途上的探索,能和太云书院的书圣并躯……”
大燕读书人,无人不知陈夫子。
若是说周国的儒道由太云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