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回消息了嘛,查无此事。”
“这个查无此事,用的好啊。”
他感慨了一句。
次长稍稍反应了一下,才咂摸过味儿来:“总长,您的意思是,用这个借口搪塞东瀛人?”
看了他一眼,邱兆安稍稍犹豫了一下,才点了点头。
不觉得压低声音道:“事情总要讲证据的,只要东瀛人拿不出证据来,国府就不至于太被动。”
听着这话,次长先是恍然点头,而后眉头又是一皱:“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万一东瀛人以此做借口,威胁出兵呢?”
这事不是没有过。
民国十七年,国防军北伐攻克泉城。
东瀛军队借口保护侨民,悍然对国防军发动进攻,占领泉城屠戮军民数万人。
昔日惨案记忆犹新,这种事情不得不防。
“兵者国之大事,哪有说出兵就能出兵的?”
“哪一次的战争,不是蓄谋已久?”
“所谓的宣战理由,往往也都只是借口。”
邱兆安分享着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一边系着扣子一边道:“这次的事情,咱们虽然不知内情。”
“但一下子失踪了这么多人,两百万也没了踪影,可见这绝对是一桩出乎他们预料的事情。”
“而这样的一桩意外,只要处理得当,问题反倒不大。”
邱兆安分析的头头是道,只是说着话,眉宇间却有了几分愁绪。
要说这种涉外事件,关外最近也接连发生了几起,前后死了七八个东瀛人。
东瀛为此几次向国府提出交涉,要求严惩凶手。
虽然最后都以张逸卿让步得已解决,但这种事情忽然间就密集了起来,关外的局势才真是让人担心。
要知道这些事情,可都是东瀛人主动寻衅造成的。
和这次发生在陕南的事情,本质上完全不同。
忧虑着这些,他摇了摇头:“具体到这件事儿,只要国府致力调查,他们又拿不出实质证据,说破大天,他们也没理由动兵。”
“更不要说陕南地处内陆,东瀛军队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
“不像关外和胶东,这两个地方,他们可是有驻军的。”
说话的功夫,几道扣子已经系好。
邱兆安拿起帽子扣到头上,急匆匆的出了门。
致力调查,注重证据,这是他给谭总统准备的应对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