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从那场家中的风波脱身回到基地,就像一颗归位的关键棋子,迅速投身于无线网络研究工作中。此时,基地刚成功搭建起一套无线网络系统,这在当时,已足以让普通人为之惊叹,它极大地改善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仿佛为基地的运转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然而,周言和她的科研团队并未满足于此。在他们眼中,这套无线网络就像一座初具雏形的大厦,虽已矗立,但仍有诸多细节亟待完善,尚有广阔的升级空间。
周言整日沉浸在实验室里,四周摆满了各种复杂的电子仪器和写满密密麻麻数据的纸张。时而对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陷入沉思,时而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推演着复杂的公式。
为了深入了解无线网络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带着简单的行囊,穿梭于基地的各个角落。从高耸的信号塔台,到隐蔽的地下通信枢纽,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
在研究过程中,周言发现信号在长距离传输时会出现明显的衰减,这严重影响了信息传递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带领团队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实验。实验室里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他们不断调整信号发射功率、优化天线设计,却一次次遭遇失败。但周言从不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被她视为向成功靠近一步的契机。
经过数周废寝忘食的钻研,周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研发一种基于特殊材料的信号增强器,这种材料能够有效捕捉并放大微弱信号,从而解决长距离传输衰减的问题。
然而,这个设想在团队内部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种特殊材料过于罕见,研发成本过高且成功几率渺茫。
但周言坚信自己的判断,她四处奔走,争取到了基地领导的支持,获得了有限的资源用于研发信号增强器。
在研发过程中,寻找合适的特殊材料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周言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联系了各地的科研机构,终于在一个偏远的研究所里找到了一种符合要求的新型晶体材料。
材料到手后,周言和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制作中。他们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对晶体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使其能够与现有的无线网络设备完美适配。经过无数次精细的调试和优化,信号增强器终于研制成功。
紧接着,周言带领团队展开实地测试。他们在基地的不同区域设置了多个测试点,模拟各种复杂的环境。当启动信号增强器的那一刻,原本微弱的信号瞬间变得强劲而稳定,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团队成员们激动地欢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