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里闹老鼠,这些老鼠个头跟猫一样大,祸害得特别厉害。宫里到处找民间的好猫来捕鼠,可每次猫一放进去,转眼就被老鼠吃掉了。正巧这时有外国进贡来一只狮猫,浑身的毛像雪一样白。有人把它抱到老鼠肆虐的屋子里,关上门,偷偷在外面观察。只见狮猫蹲在地上好久不动,老鼠试探着从洞里钻出来,一看见猫,就气势汹汹地冲过去。狮猫立刻跳到桌子上躲开,老鼠也跟着蹦上桌子,狮猫又跳下来。就这样上上下下折腾了不下一百次。大家都觉得这猫太胆小,以为它根本没本事治老鼠。
过了一会儿,老鼠蹦跳的动作渐渐慢下来,肥大的肚子喘得一鼓一鼓的,蹲在地上歇气。就在这时,狮猫猛地跳下来,爪子抓住老鼠头顶的毛,嘴巴狠狠咬住老鼠的脑袋,两者在地上翻滚扭打,只听见猫发出“呜呜”的低吼,老鼠“啾啾”地惨叫。人们赶紧开门查看,只见老鼠的头已经被猫咬得稀碎了。这时大家才明白,狮猫之前躲避并不是胆小,而是在等老鼠累乏懈怠。它用的是“对方出击我就退,对方退了我再攻”的消耗战术啊。唉!那些只会动不动就拔剑冲动的莽夫,和这不自量力的老鼠又有什么区别呢!
张不量
有个商人走到直隶地界,突然遇上大冰雹,赶紧躲进庄稼地里。就听见空中有声音说:“这是张不量的田,别伤了他的庄稼。”商人心里犯嘀咕:姓张的既然叫“不量(不良)”,为啥反而受保护呢?等冰雹停了,他进村打听这人,还问起“不量”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来这张家人是当地的富豪,家里囤的粮食堆成山。每年春天穷人来借粮,还的时候不管还多还少,他都照单全收,从来不用量米的器具去苛求足额,所以才叫“不量”,可不是“不良”的意思。大家跑到田里一看,别的庄稼穗子都被冰雹砸得稀巴烂,唯独张家的田一点没受损。
牧竖
有两个牧童进山,走到一个狼窝跟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他俩商量着分开捉住它们。随后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十分慌张。这时,一个牧童在树上故意扭小狼的蹄子和耳朵,让它惨叫;大狼听见声音抬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抓挠树干。就在这时,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也弄疼小狼,让它发出急促的叫声;大狼立刻停住叫声,四处张望,这才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于是扔下这棵树奔向那棵树,像刚才一样边跑边叫。这边树上的小狼又开始叫,大狼又转身奔回来。它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