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显然是一点也没有将周子安这个新主子放在眼里。每天还是如往常一样去铺子里。
周子安也不惯着他们,直接让小厮带着账房先生和整理好的明细,去衙门报官。告这三位管事欺瞒主家,贪墨主家银钱。
京兆尹卢大人接到状子,就明白这是那天大闹周卿宴席的那位大公子。那位大公子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且是强硬的性子。他听闻周子安搬回京城又要回了母亲嫁妆,就知道肯定还会有事情。
所以这两天都可以关注着这方面的情况。
果然,这不就闹上公堂了。
不过,周子安这么做,那是合情合理,这些管事也本就该惩治。
周子安提供的证据还十分详尽,并且把证人都已经送过来了。
其中有两位账房和衙门的师爷相熟,师爷说这几人做事认真踏实,是可以相信的人。
人证物证齐全,每人贪墨的数量都标注的清清楚楚。卢大人也不用找周子安询问,直接命衙差去铺子里面抓人。
三个管事被带到公堂,人都懵了。
他们是真没想到,周子安会一点犹豫也没有,直接报官了啊。至少应该在查出账目后找他们过去当面对质,自己死不承认的情况下才会闹上公堂嘛!
要不要这么有速度!
其他几位管事私下的动作没有瞒着他们,他们还嘲笑那几人胆子小,被几句话就唬得将吃进肚子的肥肉吐了出来。
现在看来,是自己胆子太大了好吗。
这几人其实一开始见周子安说的不留情面,也有一些担心。
不过他们早就投靠了悦姨娘,这些年扣下了银子,没少往悦姨娘跟前送好处。
也是悦姨娘暗示,他们可以从中拿一些银钱,只要铺子盈利,每个月不断了上供的数目就行。
在周子安训话后,他们就找到了尚书府,询问悦姨娘的意见。
当时悦姨娘让他们不用担心。那周子安被养在村子里十几年,没准功课早已荒废,说不定连字都认不全,怎么可能会查账。
只是放话吓唬人而已,让他们放宽心,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就可以。只是之后做事要谨慎一些,不用再往尚书府送盈利。
他们得到了准话,也就放心不管这些事了。临走还又给了悦姨娘一些好处。
他们没想到,周子安自己没有查账,却请了这么多账房先生,短短几天就将账目查清楚了。自己还吃上了官司。
当着大人的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