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在发现敌情的第一时间必然会让人去府城报信,那么这些人的晚到就很耐人寻味。
那援军的小将回京述职,上报的情况是林大将军带领手下兵士强行冲入敌人腹地,中了对方的埋伏才会致我军伤亡惨重。
可除了林氏的三个哥哥当场战死,林大将军身受重伤,其余的将领竟然都毫发无损,甚至后来为了边关的稳定纷纷受到重用,都被提拔。
这不得不让林氏觉得其中有阴谋。
这些话不能对着外人说,毕竟皇帝已将此事盖棺定论。金口玉言,不容人质疑。
林氏时不时会和原身说起这些,她也无法改变什么,只是心下不甘罢了。
其实林氏心里还有一些想法,只是不敢宣之于口。那就是没准是皇帝不愿意再让林家存在,想换个更亲近的武将取而代之。
如果是那样的话,林家根本就是必死的下场。
可林氏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一是当今真的是一个致力于朝堂,知人善用的英明君王。二是想要除掉林家,借口多的是,不用趁着敌国入侵的时间,还害的大批军士死亡。
随便找个理由,在大将军回京述职的时候将其扣押,然后安上一个治理边关不利甚至是通敌的罪名,那都再简单不过了。
周子安来了之后,也觉得不应该是皇帝不想留着林家。一般皇家做事,哪怕就是真的诬陷,事后都会做足了表面功夫。那林家的丧事不应该办的那么冷清。皇帝哪怕只是想欲盖弥彰都会给林大将军风光大葬。
毕竟不管怎么说,林家都是死在战场上。
最大的可能,还是奸人陷害。皇帝毫不知情,在林大将军已死无法为自己辩驳的情况下,相信了小将的禀告。因为战死的兵士迁怒了林家,才会是当时那样的境况。
原身努力读书,希望有一天出人头地,也是期盼着自己能官居高位,有能力和人脉探查一下当年外祖家的事情。如果发现蛛丝马迹,可以在金銮殿上为外祖一家鸣冤,恢复其的名声。
林大将军为了朝廷和百姓在边关多年,不能让他背着骂名这样死去。
周子安想着,等有机会,他也要探查一下当年的事情,为原身的外祖洗刷污名。
其实只看谁从中得益最多,就可以从中看出端倪。无非就是那几个被提拔的将领和回京述职的小将其中有人有问题。
或者府城的郡守也在其中掺了一脚。
不过事情过去多年,线索要慢慢查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