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院长便给其取名官子安。是的,那位企业的老总就姓官。
据王妈妈说,她是在一个雨夜在福利院门口发现的原身。
那天晚上吃完饭都睡下了,突然下起了雨。院长还没睡着,就起身拿了塑料布,准备将员工停在院外的自行车给盖上。
结果到了院外,就发现大门边上放着只包裹了毯子的原身。那时天气已经有些凉,原身又淋了雨,才刚出生几天的样子。因为呛了雨水,连哭喊都不能。要不是院长没睡着出来,只怕根本没有活下去的机会。
好在原身命不该绝。
不过不知道是原身本来就天生体弱,还是因为刚刚出生就淋雨受凉还呛了水,身体一直病歪歪的。哪怕福利院的伙食已经改善了很多,现在算得上搭配的足够营养,原身还是比同龄的孩子瘦小,且经常生病。
到了上学的年纪,原身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去学校读书。但因为经常生病,精神也不是太好,哪怕原身比其他孩子努力,成绩也只是一般般,不拖后腿罢了。
一直到原身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成绩都不太好。所以高考也只是达到了大专的分数线。
高中因为就是在渝市读的,虽然不算是义务教育的范围,但政府有帮扶,还是给院里的孩子减免了费用,这才能坚持下来。
可大学跟高中不一样,学校顶多就是拿出一部分贫困助学金。其他孩子可以边上学边打工来维持自己读书的花费,但原身不行,他的身体一直病弱,连学习的精力都跟不上,更别说还有能力勤工俭学了。
福利院虽然每年都收到官家企业的捐赠,但每年的钱都还是按照十几年前总裁确定的数目拨款。孩子有年龄大离开的,也有新收进来的,数目上基本保持着没多大变动。人数没变,可物价飞涨。又开始入不敷出。
院长对于官家企业常年的捐赠已经很是很感激,不可能厚着脸要求人家增加金额。这也太不识好歹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身决定不读大学了,反正也没考上什么好学校。
正好这时候原身已经十八岁,刚刚办好了身份证。于是他从福利院里搬出来,开始了打工的生活。
他的身体和学历注定找不到什么赚钱的伙计,最后在城郊的一家便利店找了个收银的工作。每天从中午十二点干到晚上十点,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工资三千五。
他的工资不只要吃饭穿衣,还得买药。这样一来,哪怕再节省还是不够花。
所以只能在房租上尽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