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崔闾摩搓着膝头,眼神往京畿方向看,他其实不知道怎么正确的评价现今新皇,可新旧文化的交替碰撞,顶着各大世家豪族之异议,也要推行的科举改制,都是从宣和年开始的,后来的许多富绅豪门,就趁的这股东风起家兴业的,他既然窥见了这股气运,怎么就不能为族中后辈谋一谋?
\n
他祖上传承下来的,各行各业的工艺书籍,就连最基础的算学,都可以趁着这运道去搏一个前程。
\n
一个家族需要许多个勤学苦读的读书人支撑,可他往日压制的族人连出仕都困难,真正肯保持认真读书的一个手指头数不满,他又哪里有时间等族里的孩子长大入科场?
\n
现在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他族里没有真正的文盲,正而八经的科考数不满一手指人才,可像他幼子那样喜欢奇淫巧技的,却大有人在,只要他稍加引导,用不了两三年,就能让那些孩子手艺精进到入工科农部,等皇帝将反对声浪整治下去后,这几个新兴的部门,将会在他的大力扶持下大放异彩,而届时,他提前早早培养出来的孩子们,早占了那些部门的重要位置,从而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皇帝。
\n
崔闾眼前豁然开朗,他之前一直局限于科考入仕,却在见到自己的智囊团后,思想突然打开,一下子就让他看到了另一条“捷径”。
\n
“元池,我记得你算学比四书更出色?”崔闾突然转脸问前头对他发问那人。
\n
崔元池愣了一下,遂点头,“是,当时先生还批侄儿不务正业来的,不准侄儿钻研算学。”
\n
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他还是靠算学总管了崔闾暗地里的族产总账。
\n
崔闾点头,指点道,“书库里还有一些更深奥的算学书,回头你找出来细细看看,至多年后,朝廷那边会对算科重设考察制度,你的学问参加正经科考不一定能进二甲,可若参考算科,当能入二甲前列,甚至一甲前三也不无可能,元池,算科前景很大,你可要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