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朱祁镇身为“太上皇”,不管迎不迎回来,都是麻烦,但他依旧得面对。
其实景泰帝虽然最后听从了于谦的意见,但他的本意只是派杨善等人前往查探,谁知杨善乘机迎驾,将太上皇接回来。
于是,羁留塞北一年之后,朱祁镇踏上回乡之路。
八月初二,他从也先的驻地出发,十四日抵达居庸关。十五日,一轿两骑,悄然进入安定门。
——北狩一年的上皇,终于回来了。】
【关于朱祁镇、朱祁钰兄弟的会面,历史上说法不一。
《明史纪事本末》渲染说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而《明实录》则只有一句“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不管是嘘寒问暖,还是冷眼相对,事实上是,景泰元年回京的太上皇,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
这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有时候,吃穿不足,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
就这样,这位“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
李世民看着朱祁钰的做法,虽然没有说出口,但他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
若是你心狠一点,直接除了朱祁镇也就没有了后面的那些事;又或者你想要一个好名声,就不要这样“苛待”自己的兄长、也是当时的“太上皇”。
结果这样不上不下,既没有了好名声,最后又失去了一切,难道就符合你的想法了吗?
但他的想法没有说出口,别说是朱祁钰了,就是朝臣们都不知道。
所以自然也得不到什么答案。
而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是各有想法。
杨坚看着朱祁钰的做法,他对此的评价是:“不够狠。”
当当是这样看管起来有什么用?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毕竟都被这样对待了,一旦被那个朱祁镇拿到机会翻身,他注定是没有什么好结局的。
不过他这样毫不遮掩的做法,杨坚能够肯定,朱祁钰在史书中的名声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他可是很清楚文人的那只笔的,从汉武帝开始的独尊儒术,儒家的文化就一直流淌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