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的。
永乐十二年,朱瞻基跟随明成祖朱棣二征漠北。
朱瞻基自然是不知道自家皇祖父就这样投过来的简单的一眼,心中就转过了无数个念头,他只是以为这是朱棣提点他要注意接下来的发展,毕竟他“儿子”朱祁镇和他相距也不会太远,这些都是他所需要关注的。
而朱高煦可不会想这么多,他也对父皇屁股底下的那个座位感兴趣,但现在朱棣春秋鼎盛,他现在也能是想一想,而现在有了一个刷名声、展露实力的好机会,他自然是想要更进一步的——
“父皇,这瓦剌当真是可恶,但我们大明正是欣欣向荣之际,何愁一个北元残部?不若等直播结束,儿臣愿意领兵出征,收复瓦剌、解放百姓,也好一举解决未来瓦剌对明朝的进犯。”
朱棣微微皱着眉头地看他一眼,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思,又哪里能够瞒过做老子的,但他也不会就这样简单地表露出来,而是满脸欣慰地赞许了朱高炽几句,然后说了现在还不宜用兵,毕竟前面才刚打完仗,连年用兵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有些吃不消的,还是得休息休息。
而且按理说来,郑和这次下西洋应该也快回来了,这次出发按照天幕给的消息打算往远处多走走,也不知道这次能带回来什么好东西。
还有朱瞻基,他也有心想要立太孙,早点定下来也正好绝了一些人的念头。
这些桩桩件件的事情累计着,想要解决外敌,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动身的。哪怕立刻出发,筹措粮草也是需要时间啊!所以,打瓦剌是很急,但也没有那么急。
正好现在也听听朱祁镇是怎么败了的,朱棣对自己建立的明军还是很有信心,他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怎么对付一个瓦剌,也能损失惨重成那样啊?
【当时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下令减少赏赐。而也先也丝毫不惧,甚至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
然后问题来了,皇帝朱祁镇时年二十来岁,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他自然是颇为恼恨的。
王振觉察了朱祁镇的心思,便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朱祁镇自然是狠狠心动了。
当时朝中大臣也有多番劝阻,毕竟他们也还是能够看出来,这位少年继位的天子远不如先帝多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皇帝就是表示不听不听,他就要御驾亲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