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就应该是合格的。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有因照顾皇亲国戚而任命的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玄宗的舅舅窦希瓘,就是太子太师,国舅兼驸马爷王守一,就是太子太保。
但仅凭这两位皇亲国戚,显然是不能培育好皇子们的,他们的真才实学并不丰富。张九龄和崔日用也只是教一些诗词歌赋,和四书五经之类的知识。玄宗想,要拓展皇子们的独立能力,锻练他们敏锐的洞察力,锻练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特长的人,来培养锻炼皇子们。
因为刘幽求任尚书左丞以来,很少进谏,很少在朝堂上奏事,所以玄宗想不如让他改任太子少保。这时候正好缺一个太子少保,来协助太子太保的工作。刘幽求在唐隆政变中,有定策之功,还与钟绍京、薛崇简等人,一起与玄宗冲入宫中诛杀韦后。刘幽求连夜经手发出一百多道诏书,用以稳定局势。睿宗和玄宗,都认为刘幽求是唐隆政变第一功臣。功劳高,是玄宗想让刘幽求改任太子少保的第二个原因。太子少保是从二品官职,比尚书左丞还高半级。玄宗打算明年春天,再对刘幽求的官职进行变动。
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冬季十月初一,又到了朔日大朝会日。每月的初一是朔日大朝会日,每月的十五是望日大朝会日,每逢朔望日大朝会时,京城以内的所有九品以上文武官员,都要进皇城参加早朝。
在这次朔日大朝会退朝后,唐玄宗在紫宸殿召见了长安所管辖的县,以及长安附近各县的县令,告诫他们在饥荒的年份,应当慰问关怀扶助黎民百姓,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
十月初二的早朝上,玄宗问兵部尚书郭元振:“郭元振,各地军队的练兵情况怎么样?军纪严明吗?士气高昂吗?”
郭元振站在武官一排首位,他手拿笏板,略低头说道:“回禀陛下,现在各地军营都在积极练兵,为的是突厥和吐蕃悍然发起进攻时,能一举挫败他们。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
玄宗说:“朕听你这么说,就放心了。”
中书令张说、侍中魏知古与玄宗交流了一些政事。当所有政事讨论得差不多了,玄宗问:“哪位爱卿还有要事上奏?”
没人应答,玄宗宣布退朝了。
公元713年十月初六,唐玄宗在早朝上讲,准备在九日巡幸新丰,十三日到骊山讲习武事,进行一次大阅兵。
唐玄宗接着讲道:“本次大阅兵,朕要求各地军营都派出方队参加。骊山脚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